當前我國社會人際關係和諧的對策初探
文化論壇
作者:韓來敬 尹奮勤
本文係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課題HBSZKT——2012065成果。
摘 要:人際關係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之一,建設平等友愛、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人際關係仍然是當務之急。要建設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要從幾方麵著手,一是進行具有公平正義的製度環境建設;二是進行文化建設;三是從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入手。
關鍵詞:人際關係;和諧;對策
作者簡介:
韓來敬,男,1971 年4月,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
尹奮勤,男,教授,1969年,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2
人際交往活動是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基本活動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交往關係中。人際交往活動首先出現在家庭、朋友、同事關係中。由於個性、愛好、興趣的不同,我們又會結成不同的團體或“圈子”,如各種社會文化團體的成員之間,交往聯係密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比如,有君子之交,有利益之交,現今我們處在網絡信息時代,網絡帶給我們更加新鮮的人際交往體驗。各種網上交友活動更是熱鬧非凡,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虛擬化,人際關係複雜化趨勢加強。
人際關係作為人的存在方式,源於人的群體生活方式,人是社會動物,社會和共同體生活是個人生存與發展的依賴和基礎。每個人首先都是家庭一分子,在家庭中,人際關係主要體現在父子、夫妻、兄弟的關係中。在其中,血緣親情關係是家庭人際關係的主要特點。傳統文化中家庭人際關係規範主要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愛。其次,作為社會成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內容更加豐富,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需求,我們不得不與周圍的人打交道。我們隻有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促進人際和諧,才能促進社會的秩序安定。另外,人作為有感情的動物,情感交流與思想交流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交流生活經驗,探討社會文化現象,尤其對於幫助一些出現情感危機或心理問題的人群所進行的情感交流活動,這些都是常見的日常交往活動。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中的基本關係,人際關係對於家庭和睦、鄰裏友愛、社會安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關係是最小的人際關係單位,家庭關係的穩定與否時刻影響著的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而在社會交往中,人際關係的好壞則關係到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中立足,也就是生存問題,同時更是對於整個社會起到維護秩序,實現社會祥和、文明、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
人際關係和諧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社會中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應該是:作為社會主義公民人人平等,人與人坦誠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注重精神上的交往,互幫互助,充滿友愛和關懷。社會主義人際關係也不排斥差異和個性,隻有多樣風格的人際關係共同發展才符合社會實際情況。我國當前人際關係的現狀總體是健康發展的,根據王瑩等人的調查,“當代我國人際關係的現狀總體上是和諧的,大部分老百姓對社會和人際關係的和諧狀況比較滿意,認為自己生活得比較幸福,社會人際關係比較和諧。”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國力日趨強盛,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比較滿意,對各種人際關係的實際認同感較高,這是值得肯定的。同時也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繼續深入階段,我國社會人際關係出現了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首先,市場經濟的負麵影響,拜金主義使社會人際關係金錢化,人際關係成為利益交換的代名詞。其次,某些政府官員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大搞權錢交易,其貪汙腐敗行為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敗壞了社會道德,同樣對社會人際關係起到很大的負麵影響。再次,社會弱勢群體深深感到一種淪為社會底層的無奈,人際關係冷漠化趨勢增加。由於當前社會兩極分化現象有加劇的趨勢,公民的各種平等權利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人際關係日益階層化、疏離化。我國還處在向市場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價值觀的多樣化導致社會行為規範混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無所適從,這也必然影響到人際關係的和諧。另外,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網絡環境的影響,公民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等問題,都對社會人際關係的狀況發揮一定的作用。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也必然會深深影響整個社會的人際關係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