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X光式的透明畫法
兒童繪畫側重說明性。當兒童認為事物的內部情景對自己而言特別重要時,就會把看不到的內部和外部一塊畫出來,如同X光射線透視一樣。透明化法是兒童畫中常見的形式。如有一張兒童畫表現的是一個小朋友正在吃飯的畫麵:畫中人物的從口腔進入的飯流給人一種噴射散落的動感,淋漓盡致的展現出吃得香噴噴的滿足感……作品最醒目之處是從口腔向腹腔噴灑的飯流,飯流中的飯粒清晰可見並且已經積聚了半個肚子,而且在勺中、碗裏都存蓄著滿滿的飯,還有半個腹腔的空間正待被裝滿。孩子為什麼要把明明看不見的東西畫出來呢?是因為到了這個時期孩子們知道了食物在人體中的運行的過程,這對他們來說是認識上的重要的發現,他們要突出自己的所知道的,就很自然地畫出了內部的被遮掩的東西。透明畫法是兒童對事物認知擴展的痕跡,也是他們在立體空間感尚未形成時,表現空間關係的一種獨特方法。
民間藝術家也用這種舍表求裏、突破透視規律局限、拋開自然對象空間、立體的實體造型手法進行創作。作者排除視線上的障礙,以全部感性與理性的認識來綜合表現對象外在形象掩飾下的內在形象:老鼠要生小老鼠,肚子裏就有了小老鼠的形象;表現生生不息的生命繁衍觀念的“猴抽煙”猴肚子裏就有小猴的形象;表現男尊女卑的社會倫理的剪紙作品“老頭、老婆”,長胡子老頭的身體裏出現了老婆的側麵像;還有大魚肚子裏的小魚、老虎肚子裏的幼虎等等。這是一種深入物像內部造型的方法,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充分反映了客體形象的真實讓位於心象的真實,觀看的真實讓位於觀念的真實。
四、求全求美
民間美術造型中的“求全求美”與兒童美術造型中追求最佳視覺麵,有著相似之處。由於兒童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是粗略的,缺乏一定的空間知覺能力,但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卻又不滿足於單純一個麵的表現,開始要求畫不同的麵。然而由於他們還沒有成人畫畫的科學透視感,更缺乏表現三維空間關係的能力,他們的空間認知還受到地表一條線空間概念的束縛,所以畫出的多方位場麵就成了多視點造型,形成了兒童畫的一個重要特點——求全性,並能巧妙表現他們自己認為最好看的一麵。比如兒童有時描繪小朋友彎腰撿東西的動作時,畫麵給觀者的印象卻是孩子的整個身體像雜技演員一樣折向正後方,麵部倒對觀眾。在作者心目中表現人就得畫完全正麵的才是正確的。
民間美術造型中的“求全求美”,即崇尚完美、圓滿、完整、完善,反映著人們追求十全十美,美滿團圓的心理狀態。人們思想深處美好的意識都融入到作品當中,可以說追求完美造型本身也就是人們追求理想生活的心靈訴求。追求完美的形象造型中,合情而不合理的人物造型很避諱殘缺的形象出現。例如具有祈福、送病象征意義的“抓髻娃娃”常常以展開四肢、對稱的正麵造型為主要特征,表達著人們對完善、美好的追求。庫淑蘭的彩色剪紙《狗》中作者並沒有表現存在遮擋關係的腿,而是為了追求完整,把四條腿長短劃一的全部都表現在畫麵上。在民間藝人的創作觀念中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都被塑造的完整、圓渾、敦實、飽滿,無論正麵或側麵、五官、四肢都要表現出來。不難看出民間美術不拘泥於真實現實生活,為表達完美造型效果,往往會突破常規、別出心裁。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與兒童美術都帶有原始意味,都蘊涵著神秘、稚拙、粗狂、誇張、質樸、強烈、詼諧等藝術語言特征。相似的形式,必然源於相似的感受,相似的感受帶來共鳴,共鳴無形中就會產生交互、包容的力量。挖掘兒童本身具備的民間特性,再把民間美術的獨特的表現形式通過合適的方式教給兒童,必然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乃至我國博大精深的民間美術在下一代中得到延續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
2、楊景芝,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7
3、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4、漢聲文化,剪花娘子庫淑蘭 [M],上海文藝出版集團發行有限公司,2009
5、唐誌,論兒童美術與原始美術、民間美術、西方現代派美術的關係[J],藝術教育,2005
6、朱小紅,關注兒童畫之塗鴉解析,心源美術教育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