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訪談結果
在每個實驗階段結束後,筆者都隨機抽取3組被試進行了訪談。問題主要關於:1)你是否喜歡合作英語教學模式?2)你認為傳統教學模式與合作教學模式有哪些差異?3)在合作教學模式下,你有哪些收獲?4)你認為分組形式重要嗎?
在三次訪談中,85%的被試肯定了合作英語教學模式的優點。對於問題3,不同實驗階段的被試的回答有很大差異。一半左右的階段一的被試認為合作教學給他們帶來的益處是“不再害怕英語課了,因為不用擔心老師單個提問。”“課堂溜號不會被輕易發現了。”在對階段二被試訪談中,60%的場依存型被試認為:“合作學習為他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機會,發揮集體的智慧與別的小組競爭使他們越來越喜歡上英語課了。”但也提出:“老師的評價基本都根據組長陳述的表現,似乎忽視了其他人的努力。”55%的場獨立型被試則認為,“自己感覺並沒有明顯的收獲,反而覺得課堂秩序有些混亂。”在對階段三被試訪談中,75%的被試都認為,“現在這種分組形式感覺最好。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以前討論自己從不開口,現在看別人都說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旁聽了。”
四、教學啟示
本研究證明了我們的假設,即認知風格對合作英語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根據場認知風格交叉組合的合作學習效果高於隨機分組和根據認知風格沒有進行優化組合的合作學習效果。這為我們今後實施合作式教學提供了實踐依據。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認知風格,采取認知風格異質編組策略,促進不同認知風格學生間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課堂應做到“活而不亂”;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去討論、分析、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評價他人的觀點;教師的評價應具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麵性。
參考文獻:
1、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Witkin, H. A. & D. R. Goodenough. Cognitive Styles: Essence and Origins-Field Depende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M]. N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977.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