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閻真筆下“柳依依”情感蛻變原因淺析(1 / 2)

閻真筆下“柳依依”情感蛻變原因淺析

文學評論

作者:王初華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閻真筆下“柳依依”情感蛻變原因,旨在為以“柳依依”為代表的知識女性所遇到的情感危機給出自己的解釋,並對當代知識女性社會角色的定義及其命運進行認識,希望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自己關於當代知識女性情感出路的建議。

關鍵詞:柳依依;情感蛻變;當代知識女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作家閻真的小說《因為女人》中塑造的女性柳依依,是一位處於新時代愛情危機中的知識女性。本文將從以下兩個角度淺析柳依依情感蛻變的原因。

(一)男權主義的作用

柳依依作為一個追求純潔愛情的大學生,憑她的姿色和才識,應該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家庭,畢竟她是一位比較優秀的知識女性,然而命運對她是如此地不公,在她畢業後遭受了男人、金錢與欲望的殘酷圍剿,左衝右突不能突圍,讓她陷入了一個生存困境。從表麵上看作者的生理決定論是正確的,但是那隻是表象,事實在於我們這個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徹底的男權社會。而男性在兩性方麵的優勢地位也是由社會決定的。青春的消逝不是由性別決定的,而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男性雖在生理上稍比女性占優勢,也要經曆容貌器官的衰老、性能力的減退等。但現代這社會,導致兩性不平衡的絕非性別原因,更主要的是由於社會原因。“社會資源在兩性之間的不均衡分配造成了兩性權利的不平等。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價值固然消失了,而他們的社會地位、財富與權力卻在不斷增值之中;但由於社會製度、社會分工的原因,女性在無償承擔家務、生育的過程中,青春價值不斷消失,社會價值卻不見增值。於是,她們在整個社會和家庭中處於劣勢地位,麵臨丈夫的背叛和被拋棄的危險等。”[1]

反映在小說中就是男性始終占有優勢地位,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看女性的。比如薛經理、阿裴、秦一星都可以算是事業成功人士,但是在這些人的眼裏,以前的傳統道德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他們在下屬、家人麵前會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但是當和年輕女性獨處時,他們就會把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拋之腦後,直接就奔向主題,把自己的享受都建立在自己的權勢與金錢的堆砌下。就連自己的初戀情人,夏偉凱是一個研究生,學習好、體育好,但這個有著陽光外表的人卻是一個地道的花花公子,他不停地拈花惹草,騙取女孩子的貞操,而柳依依隻是他的一個短暫的停留而已。直到他三十五歲,還是可以對年輕的女性產生一定的吸引力。這時坐在隔壁的柳依依雖然才過三十,卻被人在一夜情的場所被人叫做阿姨,這當然有點誇張,但男性在這方麵的優勢顯露無疑。

(二)女性意識的弱化

在《因為女人》小說中,很多人認為對女性的遭遇是同情的,在筆者看來,卻絲毫感受不到作品中對柳依依的同情。他隻是客觀地反映了一種社會現實,並把其中的關注因素過濾掉,認為是女性的生理特征造成了女性的悲劇命運。現實生活中,類似柳依依的這種女性有很多,前麵已經分析過了,她們隻是新時期知識女性的一些代表,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非自己能力所及的物質享受的那部分人。從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每個生命個體都有尋求各種層次滿足的需要,這本身無可厚非,但要都是這種不斷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交換條件的話,這種行為還被我們的作者以客觀條件所限而輔以正當存在的理由,那麼這個社會的價值體係明顯就有了問題,也是對五四運動以來逐漸崛起的女性意識的弱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