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道德鑒(2)(1 / 3)

克羅格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壯大,其重要原因就在於公司是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省去了許多須由中間商介入的環節,降低了成本,進而降低了價格。克羅格在商品價格上曾有一句名言:“在降價的道路上走得越遠越好,這樣你的對手就夠不著你的喉嚨了。”

為了減少中間商環節,克羅格建起了麵包烘焙房,成為全美第一家自產自銷麵包的商店。這些麵包不僅便宜,而且新鮮。顧客站在櫃台外可以看到麵包師焙製麵包的全過程,增強了他們對食品的信任度。

麵包房的成功給了克羅格以極大的啟發,1904年,克羅格買進納吉爾畜肉銷售與加工公司,又成為美國第一家在雜貨商店中經營畜肉的公司。然而這一次的改革卻不像上次那麼一帆風順。當時在美國的屠夫中流行著缺斤短兩、克扣顧客的風氣,而且屠夫們還把零碎肉塊帶回家去。這一切與克羅格“服務至上”、“壓縮成本”的做法格格不入。於是,克羅格在畜肉櫃台安裝了自動現金出納機,使過秤與收款都由機器進行。但沒過多久,這些出納機就常常莫名其妙地壞了,畜肉的銷售仍由屠夫們一手把持。克羅格轉而雇傭女售貨員,由她們負責過秤與收款。屠夫們就用猥褻的語言和舉動把女售貨員逼走。當克羅格雇傭男售貨員時,屠夫們則以武力來威脅他們。

但克羅格對屠夫們的做法采取了決不妥協的態度。他一批又一批地辭退那些頑固不化的屠夫,並在報紙上刊出招聘廣告:

“願意來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工作的屠夫,請在應征前仔細想一想,你是否能忠誠於顧客。”克羅格堅決維護其經營宗旨的做法終於占了上風,不僅扭轉了商店中屠夫的風氣,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信譽。

謀錢意識並不可恥

司達克叔叔的賺錢觀很普通:凡能賺得錢的都可以做。他關心的隻是什麼能賺錢,如何賺取錢。那些評述錢的東西都是閑來無事所為。當然,他從不去做違法的生意。

從他和朋友們創辦公司時,司達克就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他說做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為此他想盡了辦法,兢兢業業地在商界中打自己公司的品牌,但當發現公司不能再創造利潤時,他就毫不猶豫地忍痛割愛,把該公司拍賣了出去。但是,他更喜歡創建公司,隻要能獲取高額利潤,等到時機一成熟,就創建分公司,擴展自己的事業。他認為這樣才能贏得更高的利潤,走向輝煌。

這一經曆,極大地影響了司達克培養自己走向成功的個性。司達克是個果斷而有衝勁的領導人,所以他能夠成功。對於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招。對於以色列民族來講,這個民族是一個和上帝締結彩虹之約的民族,因而極講究信譽、遵守契約,這使這個民族成功。然而,這種思想並不被所有的人供奉在神龕裏,而是連神聖的契約也要當作商品,從中牟利,這就是惟利是圖的人。

司達克曾接觸過一個專門從事倒賣契約的商人叫墨爾黑。他出身於貧民家庭,父母有個小麵包作坊,為各個大小麵包房做麵包,墨爾黑從小跟著父親踏著小車到個個店去送麵包,麵包生意不錯,自己有固定的客戶。進入學生時代,他交了幾個好朋友,他們一起遊玩,一起打球,還經常一起在假期裏幫父親送過麵包,從中得到樂趣,便對做生意產生了興趣。但他不刻苦,不鑽研,就愛耍聰明,鑽小空子,學習成績不算好,沒考上大學就與以前一起的朋友,搞些投機倒把的活。10年過後賺得一筆錢,這使他更加大膽,也更精明了。他鑽人家的空子,人家對他無奈,他便屢屢得手,發展起來了,他踏進了一家公司,這個公司就養著他,供他投機倒把賺錢。他耍聰明的本領,已出了名,許多人不敢與他攀比,這使他獨領風騷。

他是個很有辦法的人,他發現契約是可以倒賣,就做起賣契約的買賣,他將別的公司已簽訂好的合同想盡一切辦法地把它買下來,為自己所用,從中獲利;要麼把買來的合同再倒賣給第三者,從中賺取傭金。他這樣惟利是圖、不擇手段地賺錢。他有一個觀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隻要有錢可賺,他不會放過一切機會。他甚至巧妙地竄進軍營,將之作為放高利貸的最佳場所,以賺取高額利率。

他的一貫作風就是在謀錢時,對於所借助的東西,從不存在一點感情。隻要有利可圖,且不違反法律,拿來用了就是,完全不必考慮過多。因此,在別人看起來無可借助的條件下,在他眼裏也能順順當當地謀錢成功。

從某個角度講,他的全方位的謀錢術是值得借鑒的,它體現了一個商人的經營意識,摒棄了許多人為的觀念障礙,是贏得財富人生的思維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