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偏愛三清山,又因為工作關係,我多次遊覽三清山,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就如同這本集子裏的作品,每位作家的感受都是獨特的,他們“橫看成嶺側成峰”,向世人真實地訴說了三清山的美麗和神奇。

三清山的美是渾然天成的,很少有景區能和她相媲美。數億年的地質構造運動,最終形成了三清山獨特的奇峰怪石、急流飛瀑、峽穀幽雲等雄偉景觀,東方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老道拜月等十大景觀,為世界絕景,令人歎為觀止。這裏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態,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令人驚奇,野生動物有1728種,其中黑麂、雲豹、白頸長尾雉等珍稀瀕危動物54種;高等植物有2373種,其中珍珠黃楊、銀杏、南方紅豆杉、華東黃杉、白豆杉等珍稀植物68種,還有10萬畝的猴頭杜鵑,世所罕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

三清山美得令人窒息,美得讓人折服。現代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稱之為“雲霧的家鄉,鬆石的畫廊”;美國國家公園基金會主席保羅先生驚歎“三清山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類的瑰寶”;美國聖路易斯大學教授、國際地質學專家tim kusky先生認為:三清山有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岩。三清山的美麗使她聚集了眾多的光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等等,前不久,還被順利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摘下了“金字塔尖的榮譽”。世遺委員們對三清山毫不吝嗇地給予了高度評價:上饒三清山風景區展示了獨特的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

三清山不僅僅是一處風景區,她還是一座曆經千年的道教名山。這裏積澱的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享有“天下第一仙山,世上無雙福地”之美譽;這裏曆代都是道家修煉場所,東晉葛洪就在這裏結爐煉丹,葛洪留下的丹爐、丹井以及後期道教鼎盛時的道教古建築群和230餘處石雕石刻都保存完好,有“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之稱。道教所崇尚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今天來看,仍然有其積極意義,與我們保護環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矛盾。

長期以來,三清山深藏閨中少人識。直到近年,三清山才步出閨閣,向世人撩開她那神秘的麵紗。美景不能獨享。今天的三清山,不僅是上饒的,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全人類的。一座世界級的名山,就應該大步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民共同分享。這些年來,我們在兩方麵下了工夫:一方麵是硬件設施,經過努力,這個問題已基本解決。在三清山的南部和東部,各修建了一條直達山腰的索道,在平均海拔1600餘米高的懸崖上,修建了近9000餘米長的棧道,這是目前國內最高最長的空中棧道,把南清園、三清福地和陽光海岸、西海岸等核心景區相連相通,既方便了遊客,又增添了遊興;另一方麵,是宣傳推介,主動地、不遺餘力地開展各類活動,利用各類媒體向全國、全世界提升三清山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前些日子,我們舉辦了三清山筆會,邀請30餘名國內知名作家來三清山采風,美麗的三清山激發了他們的才情和寫作的衝動,這本集子就是他們的心聲。作家們的感受和寫作手法盡管各異,但他們對三清山美的認同卻是一致的。相信這些作品能將三清山的美帶給讀者,帶給全國,帶給全世界,也會打動更多的人走進三清山、認識三清山、了解三清山、鍾情三清山、記住三清山。

在《三清山,你驚著我了》即將付梓之際,正值上饒加快建設旅遊休閑基地之時。我們作出這一戰略抉擇是有底氣的,上饒擁有三清山,擁有煙波浩渺的鄱陽湖、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稻作文化源地——萬年仙人洞、“江南盆景”龜峰等自然景觀,還擁有上饒集中營、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等紅色景觀。旅遊資源的唯一性、多樣性、獨特性、密集性,在江西、在中國、乃至在世界都是不多見的。在我們眾多的特色鮮明的風景名勝中,三清山是傑出的代表,是上饒加快建設旅遊休閑基地的“龍頭”景區。《三清山,你驚著我了》的出版發行,是我們把旅遊同文化相結合的一次嚐試,無疑會提高三清山這一“龍頭”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做大做強三清山旅遊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上饒加快建設成旅遊休閑基地也將會大有裨益!

中共上饒市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