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放羊的小孩(1 / 1)

那苗家土法的藥,果然湊效。安然的腳傷已消了很多,雖不能受力,至少這樣半吊著掛著,不會那麼疼了。

老劉給安然臨時做了一個拐杖,用杉樹木做的,木頭的皮推得很光滑,木質也很輕,安然靠著這玩意也算是能自由進進出出了。

在老劉家吃過了早飯,鎮長便十分熱心地過來領安然他們去鎮招待所去了住了,隻不過吃飯還是在老劉家報的餐的。王博約把安然和他的東西一齊搬到了招待所。

這個招待所與安然想像中的差不多,也是木房子,兩層樓,下麵是鎮辦公樓,上麵有三個客房,有個小院子。和這裏很多居民的房子沒有什麼差別,隻不過床墊不再是草,而是棉絮了。

鎮長說,鎮上比較少上麵的人來,這處招待所也沒專門請人來打理,都是他和鎮裏的幹部家屬定期來整理的。床鋪都是今天臨時鋪的。白色的被子和床單看著收拾得也蠻幹淨,最主要是這個院子沒有人做飯,沒有老鼠什麼的,便很是滿足了。

三個人每人住了一間房。小向收拾停當就要準備開工了。按照行程安排,今天是還要去山那頭的小學的。可是現在安然的腳不方便。

王博約便說:“我帶你們去個地兒,保準能采集到更生動,更原始的材料。”

安然半信半疑,現在也隻能聽他的了。

在老劉家吃過午飯,王博約喊了三輛摩的過來,讓摩的司機把他們三個帶到了鎮子的最西邊。鎮子的西邊是一大塊的地,陸陸續續的做農活的人從這裏來往。王博約找了一家包子鋪坐下來,問老板要了一壺粗葉茶和花生米,熟門熟路的坐在那兒和包子鋪老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你帶我們來這裏做什麼?我們是要看這裏的小孩,又不是來賣包子的。”

安然用她的杉樹拐杖輕敲了一下王博約的桌子。

王博約轉過頭來,也不解釋,指著鋪子外麵一個挑著一擔柴,趿著塑料拖鞋,衣服扣子還上下扣錯了一個的小男孩喊了一句:“挑柴的小家夥,過這邊來。包子鋪容老板請你吃包子。”

都在一個鎮子大家熟得很,容老板朝那小孩招了招手,那小孩果然丟了柴就跑到包子鋪來。

安然和小向這才明了王博約的用意。與學校不同的是,這部分孩子是壓根就沒有去上學的,他們的狀態,不也是這次采風要關注的嗎?

出來得急,安然沒帶相機,拿著沒有信號的手機當相機用,拍下了這個從容老板手裏接過包子的小男孩。

安然問:“小弟弟,你每天要揀多少柴?除了揀柴還要做什麼?”

小男孩聽懂了卻不會說普通話,用他們那兒的土話答的。

容老板用他的塑料普通話翻譯:“除了揀這些柴就是放羊。家裏養了200隻羊,都是小家夥在照看。山裏的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這養羊就成了主要的支柱。村子裏不去上學的小孩大部人有放羊的活需要幫家裏做的。”

安然點頭,想著等自己的腳好些了,是要去山上看看這般放羊的小孩的。

“聽說你們這裏還有一個關於放羊妹的故事?”

“你說的是梅子的故事吧?”

安然和小向都饒有興味的等待下文,安然望了望王博約。王博約知道她的疑惑:無非是想問,他是怎麼知道這些的。他卻笑得有些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