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策略是根據商品的銷售潛力和發展前景來逐步調整的策略。這種策略把商品分為六個層次,對每個層次采取不同的策略,並根據商品層次的變化來實現商品組合的調整和優化。
一是主要商品。對主要商品,可根據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分析,來確定是否繼續保持其中堅地位。
二是準主力商品。是指新投入市場並能迅速打開銷路的商品,對此類商品一般要加強其地位。
三是高利潤商品。這類商品能使店鋪贏得競爭,應穩固其地位,但不宜加大數量。
四是衰退商品。這類商品曾經是主要商品,而現在銷路已日趨萎縮,店鋪應作出縮小比重或淘汰出陳列貨架的決策。
五是衰老商品。這類商品的銷量很低,但尚未完全失去銷路。對此,店鋪可以采取維持或部分保留的經營決策。
六是死銷商品。對這類沒有銷路的商品應立即撤出貨架。
擴展商品組合策略
這種策略是為了滿足消費擴大的需求,或為擴大市場規模而采取的擴展性策略。它包括兩種類型:
一是增加商品項目。即在原來的商品大類中增加商品項目,使之擴大商品組合。由於顧客對某一種商品的需求會發生變化和延伸,因此經營者增加這種商品的項目,就為顧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能滿足顧客的連帶需求,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如超級市場增加麵包的品種,就能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購買。增加商品項目,經營者要考慮是長期性的增加還是暫時性的增加。如果經營者增加商品項目能夠有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且也能保證有足夠的利潤,經營上也不困難,那麼就可以長期性地增加。如果消費者的需求是臨時性的,如節假日商品,那麼經營者就應暫時性地增加商品的項目,以滿足顧客的臨時需要。
二是增加商品種類。經營者通過增加商品種類,滿足顧客其他方麵的需要,或者為顧客一攬子購物計劃提供方便。通常較大的店鋪采取這種擴展策略。顧客的需要不斷擴大,使經營者相應地擴展商品組合。如超級市場,最初主要經營食品等商品,隨著消費者需要的擴大,經營的商品種類逐漸增多,書刊、報紙等文化性商品也進入了超級市場。
集中商品組合策略
這種策略是指店鋪經營者按特定目的,對商品進行重新組合,把商品集中在特定的種類中,以滿足特定顧客需求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包括兩種類型:
一是市場定位。這是指經營者為自己的店鋪在顧客心目中確定適當的位置和形象,以區別於同自己類似的店鋪和商品組合的策略。經營者通過在特定的商品大類中進行專門化經營,並配置豐富的品種,提供充分選擇的機會,使顧客感到這家店鋪擁有這類商品的全部品種,從而接受該家店鋪。於是,該店鋪便創造了在特定的商品種類所占據的優勢地位。這種策略的實質是根據顧客某一方麵需要進行商品組合。
二是複合銷售。這種策略是通過多個銷售途徑分別以特定商品組合來服務於不同的細分市場,從而達到複合銷售的目的。
必賺招數
應經常分析自己商品組合的狀況,判斷各種商品項目在市場上的生命力,評價其發展潛力和趨勢,不斷地對原有的商品組合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商品組合給顧客帶來持久的吸引力。
第71招處理滯銷品良方
在店鋪經營過程中,滯銷商品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采取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處理,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
在現代商場上,每個店鋪都可能會遇到商品滯銷,庫存積壓的情況。其實,造成這種不良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可能是該商品的性能、質量、價格存在問題,可能是店鋪的售後服務、產品維修沒有滿足顧客的心裏訴求,也可能……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吧,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顧客倒戈,不再選購你店鋪裏的商品了。這樣勢必會帶來庫存積壓,會造成負擔,使運營成本加大,資金周轉不再順暢,更嚴重的將會把店鋪拖垮。
這絕非是誇大之辭!現在有不少服裝店越開越多,倉庫也越建越大,銷售額也翻了幾番,但賬麵上的流動資金卻沒見增長多少,原因何在?原來都被倉庫占用了。
有的服裝店鋪老板稱,管理落後的店鋪,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倉庫裏到底有多少價值的貨品和材料。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幾年前保暖內衣行業可謂是風光無限,但後來卻是集體大跳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就在於保暖內衣的市場容量相當有限,市麵上各種牌子的保暖內衣太多,供大於求,自然賣不出去了,這樣庫存自然也就越壓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