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門打開,女服務生走進來,她有點慌忙。
坐落深山的旅館,奇怪、隱秘、孤獨,隻是每年隻有三個月的開張期裏,總有客人到訪,人數不多,工夫很少!要出差錯,很難!
“對不起,打擾了!請問先前送餐是不是漏了,有兩位客人的餐點沒送上?”她這麼說。她是店主一家的女兒,之前一直有來幫忙,這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將來第二代的接班人,她自小就知道要清楚記得客人的基本情況。
如開篇時提到,這次有十二位客人入住旅館,查看第一期就能確認!
照女服務生的話,現在應該隻有十份,12-2=10!
可以肯定,餐廳裏每個人都吃過了。他們彼此不算熟識,也沒特別留意誰,但在用餐過程中的確沒人提到少了自己的那份或有表達同樣意思的動作。
舉例說,像是走到餐廳外找女服務生,詢問她或提示她。
“哦!有兩個人出去了,是不是少了她們的?”
“是啊!母女倆,她們說去找蝴蝶的,出去到現在都沒回來,是不是她們!?”
一對母女,最後來到旅館,缺少了一般都會有的男性角色陪伴,清楚回憶第一期對這對母女的描述就知道!
好!現在餐廳裏有十位吃飽了肚子的旅客在輕輕點頭或不表現異議,但那位女服務生呢?她好像更茫然!
“請問!你們說的母女,是誰?”
不是說笑!絕對不是。
眼神出賣人是最直接的!其次是臉部表情!這兩者都證明女服務生是在認真思索而沒有一點頭緒地問出這句話。弄錯客人數量,少上兩份餐點,直到客人用完餐才發現,錯誤已經足夠大!足夠嚴重!沒有絲毫可以開玩笑的餘地!
餐點少了兩份,母女倆,應該對的,麵前有十個人都證明有一對母女存在。客人口中的母女倆,自己竟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就是一對母女啊!一個六、七歲大的女孩和她媽媽啊!還能有誰?”,語氣有點強辯,是急切要女服務生當麵親口證明有這對母女,承認是她自己記錯。
另外九個人說法都一致,照理不需要強硬的語氣來表達。
女服務生搖頭說:“沒有母女登記入住這裏!”,要看齊餐廳裏十個人,女服務生說話時,眼睛瞪大。
不安在加重,現在背後最好不會有人在,就算有最好別從背後搭一把手上來!
“怎麼沒有!”高個男生說,“之前還看著她們在這裏,一路看著她媽媽帶著她女兒從門口走出去,說去找蝴蝶,這裏所有人都看見了呀!”
越是沒重點的過去,回憶起來就越模糊。模糊,不清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甚至是先前跟之後的都清楚,別的都很清晰,可一到那裏,就忽然一團濃霧。
“但是,我剛一直在門外打掃,沒有人出去過!而且,我肯定沒有母女登記入住!”
眼睛能看穿人的男人語氣平和地向女服務生問道:“能問一下,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少送了兩份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