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各國政府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推動下,全球經濟觸底回升。在及時有力的刺激政策下,我國經濟成功抵禦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並率先複蘇。在此期間,信達公司迎來了十周年慶典,各項業務健康發展,改製工作全麵啟動。值此之際,《救火隊?消防隊!》作為信達公司資產管理案例精選第五輯,呈現在大家麵前。
在過去的十餘年裏,我國先後經曆了兩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國有企業大麵積陷入經營困境,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劇增,對銀行信用乃至國家信用產生了不利影響,並直接威脅到國民經濟和金融體係的穩定。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信達公司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處置銀行不良資產。十年來,資產管理公司圓滿完成了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任務,有效幫助了國有銀行、國有企業脫困改製,輕裝上陣,銀行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得以顯著改善。
2008年,當美國次貸危機演化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機再次來襲時,我國經濟雖然也受到一些負麵影響,但金融體係保持了基本穩定和健康發展的態勢。盡管有很多原因,但這跟黨中央、國務院十年前的決策,與監管部門、銀行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十年前,資產管理公司的人員主要來自於商業銀行及其下屬的信托公司,幾乎沒有不良資產管理的經驗,缺乏資產處置的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缺乏資產管理和處置的有效製度辦法。可以說,當時的資產管理公司隻是一支倉促之間組建起來的“金融救火隊”,隻有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救火”目標,以及缺乏經驗的“救火隊員”。
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後,國家相繼出台並完善了一係列政策法規,規範了資產管理和處置程序,減免了資產處置稅費,提高了資產處置效率。十年來,資產管理公司累計接收、管理各類不良資產3.4萬億元,在高效處置不良資產、提升不良資產價值方麵積累了豐富經驗,鍛煉和聚集了一批精通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隊伍,通過不斷進行內部改革、推進質量管理體係和各項內部控製製度建設提高了管理水平。除了不良資產管理外,資產管理公司還先後托管經營或清算了一些問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其他違規機構。此外,資產管理公司還通過資產管理案例研究,在回收資產的同時為社會回收了相關經驗和教訓。可以說,經過十年的錘煉,資產管理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化解金融風險的“金融消防隊”。
“救火隊”核心在“救”,也就是阻止、控製,是給予幫助使脫離危險或解脫困難;“消防隊”兼顧“消”與“防”,消指滅火或救火;防指預先作好應急準備,也就是防火。“救火隊”有專業的,也有義務(誌願)的;“消防隊”則一定是專業的,配備專業的人員、裝備,有著嚴格的製度,能夠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高效撲滅各種複雜的火情,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同時還能提供專業的防火建議。
用“火”之利,防“火”之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金融領域也蘊藏著風險,當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發展成為金融危機。當金融危機發生時,能不能及時防範,能不能將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害減輕到最小程度,需要“金融消防隊”站在全局的高度參與金融風險處置工作,充分體現作為國有金融企業的高度政治責任感,以及對國家、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成本,有效化解各種金融風險。
2005年以來,信達公司金融風險研究中心一直在堅持整理資產管理案例。應當說,這項工作能夠堅持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本案例集收錄了28個案例,反映了信達公司近年來的資產管理實踐,表明了信達公司在經營理念、業務、技術等方麵的進步,已經從“金融救火隊”發展成為“金融消防隊”。
經過十年的探索實踐,信達公司已站在了商業化轉型的新起點。當前,信達公司已基本實現從處置資產向經營資產的轉變,圍繞資產管理的相關金融服務平台已基本完成搭建,金融控股公司已初具雛形。我相信,在公司改製推動下,信達公司一定能夠更好地發揮“金融消防隊”的作用,為國家金融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