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了正如薑淩所言,他去世俗界的次數明顯少了很多,平時除了管理藥園之外就一心撲在指導李元的修煉上。本來李元的實力遠遠超過薑淩。薑淩傳給他的那些功法李元可以說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不過每次薑淩受道的時候李元還是很認真的傾聽,不但是因為對薑淩的尊重,最重要的就是薑淩傳授的法門竟然異於旁人。
“旁人修道皆是為求實力,為求突破,以為渡劫飛升淩駕於萬物之上便是天道,為師卻認為那不過是愚人隻見。”
“渡劫飛升是所有修士的夢想,古書上講飛升天界變得天道,難道古書上說的都錯了嗎?那那師父認為何為天道?”
“有些古籍是這麼說的,不過古籍上還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就是說眾生在天地眼中皆如芻狗一般平等沒有什麼分別,這並不是天地不仁,反而是天地之大仁。不過為師對於這句話也不甚認同,為師認為他們所說的天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其實天就在我們的眼前,你看眼前的一切,這山,這水,這風,這雲,這都是天地無數年孕育而成,它們與天息息相關,天便是這萬物。有人以為渡劫飛升便為天道,但他們可曾想過,修仙練道本就是逆天之舉,即為逆天,何來天道之說,最多隻可以稱為人道。”
“那師父的意思是?”
“為師認為,萬物皆有靈性,既然天是這萬物,那天道便是萬物之道。你現在修為尚淺還不明白為師的意思,若你以後修為大成仔細感悟便會發現世間萬物皆有道,就像外麵的花花草草,春天破土秋天枯萎,看起來平淡無奇,卻不知他們無數年來連綿不絕從未在這世間消失過,就是因為它們順應這天地循環之道。為師跟你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修行並不是一味打坐修煉這麼簡單,在修煉的同時你要感悟這世間的萬物,將自己融入這萬物之中,若有一天你領悟到了這萬物的真諦,那你才真真正正的知曉何為天道,那你才會領悟到修真者兩個字的含義。”
聽到薑淩的話李元心中一震,他以前一味想的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實力,如何能夠戰勝別人,卻沒想到修真還有這層含義,於是李元忍不住問道:“那師父您可領悟到了這萬物的真諦?”
薑淩搖了搖頭說道:“為師資質愚鈍,本就是一凡人之軀,領悟能力及其的有限,達到現在的修為已是極限,數百年過去不過數十年前才剛剛知曉這天道一絲的含義,何來領悟之說。”
聽到薑淩的話李元大為驚訝,他沒想到自己這個便宜師父竟然隻是凡人之軀,意思就是說他身上根本就沒有靈根。雖說凡人也可修道,但因為沒有靈根的緣故修行緩慢之極,就算比起靈根最差的修士修行的速度也要慢上數倍,一般凡人修真最多百餘年的時間就會因為壽元耗盡而坐化,沒想到薑淩依靠凡人之資竟然修行到了金丹期,這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跡,若他哪怕有一點靈根的話現在恐怕早已超越了火道子等人成為一代宗師了。
想到此處李元才真真正正的感覺到這個看起來其貌不揚的老道士竟是這般的深不可測,不是說他的修為而是說他的底蘊。
這次論道之後,李元對薑淩更加恭敬了,此時他才將薑淩當成了他真正的師父,而就是因為薑淩的一席話,讓李元日後的修行之路平坦了許多,僅憑這點,薑淩的大恩已經不再李天華之下。
時光匆匆轉眼間天氣已有了涼意,現在距離上次王誌來翠雲山鬧事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這三個月來並沒怎麼修煉而是將心思都放在了薑淩所講的感悟之上。說來奇怪,這三個月來李元每每一到修煉之時就依照薑淩的話試著去感悟著萬物,但每次感悟不久就發起呆來,看著這眼前的世界以往經過的事情一幕幕的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從舊州鎮那個與一幫小兄弟相依為命的有些懵懂的少年到天火門中與李天華與林韻的種種,再到魔域之中與劉海父子生活的的經曆,李元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但他體內的真元卻意外的變得舒暢無比,就好像年少之時與兄弟們躺在草地之上享受這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的那種感覺,沒有仇恨,沒有哀傷,隻有淡淡的歡樂。縱然如此,李元卻意外的感覺到他的修為竟比起以前一年的時間恢複的還要快,此時李元終於知道了薑淩為何能夠以凡人之軀修煉到金丹期,毫無疑問,李元現在的這種感覺才真是真真正正修“道”的感覺。
李元本以為這樣生活下去也許才是他應該有的生活方式,但不久之後翠雲山突然到訪的一個人才讓李元猛然想起此時他大仇還未報,他的師父李天華還不知所蹤,他必須去完成他還沒有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