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難以抉擇(2 / 2)

太子說這話時臉上還是笑眯眯的,絲毫沒有因為成都王與長沙王所發的檄文而生怒,這其中的態度又引得朝中心有戚戚然的大臣們震駭不已!

想不到檄文今日才傳來,太子昨日就布置好了相應的軍事部署,此時說不定大軍都已經在前往征計叛軍的路上了!

若是大軍速度夠快,在叛軍甚至還未做好準備的時候就兵臨城下……

想到這裏,朝臣們渾身都打了寒顫,若真是如此,那成都王等人可就真是太悲哀了!

“臣等告退!”

大群大群的朝臣們都出去了,各人臉上都沒有絲毫歡顏,反而是說不盡的憂愁,位份低的是擔心自己的命運,位份高的則在擔憂著:太子……實在是太過強勢了!

等朝臣們走後,司馬遹才站起身來,對身邊躬身而立的司馬雅問道,”平叛之軍是否已經開拔?”

“回殿下,一個時辰前就已經開拔了,禁軍們士氣很旺,速度也很快,若是不出意外,天黑之前,都應該能趕到其各自的目的地!”

“好!”

不說洛陽城喧囂震天,而此時正在鄴城王府亂逛的北中郎將河間王司馬顒也麵臨著他這一生中,最為艱難的選擇.

河間王司馬顒是宣帝司馬懿之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長子.眾所周知,安平獻王乃是宗室中不多的大國藩王之尊,曆受景帝司馬師,文帝司馬昭,武帝司馬炎信任,生前曾鎮守長安多年,死後還配享太廟,其人之貴已達到人臣之極.

河間王司馬顒繼承了其父太原王的爵位之後,次年改封河間王,其人輕財愛士,在天下宗室間也是多有清名,當年他同各地諸位藩王一同朝見武帝時,武帝曾當眾表示,他之賢德當為天下藩王的典範,元康初年,他接替了趙王擔任鄴城鎮守都督,到現在已經快有五年了.

鄴城乃是曹魏五都之一,位於洛陽北方,同樣也是晉朝的重鎮,他能以遠支宗室之身鎮守此等要地,自然也是深得朝廷信賴,地位尊崇.

藩王在其鎮守之地,隻要不是想著要造反做什麼皇帝,那他的權威就是至高無上的,無人敢予不服,就算是負有暗中監視於他的鄴城內史,在地位上也是大大不如.

河間王司馬顒身為遠支藩王,能做到鄴城鎮守,一身尊榮就已經到了極點,除非是將來去鎮守長安或是升入朝中擔任宰輔之職,不然他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是今日,一封有著十幾位宗室藩王聯命署名的急件放在他的案頭時,他的心……亂了!

來信之人是成都王,聯合署名的宗室有長沙王,小齊王,東海公等宗室重要人物,這些人的份量可是不輕,聯合起來的能量怕是連皇帝也要讓他們三分.

若是別的什麼要求,河間王司馬顒也沒什麼廢話,他早就答應了,可是這些人居然要拉他造反,這就讓他有些煩惱了!

雖然成都王在信上說什麼”興起義師,清除奸佞!”,可是他也不是什麼蠢笨之人,還不就是要造反,隻是這名頭要好聽一些罷了!

問題不止於此,他們這些人來信不是真問他的意見,而是他們幾人在已經發布檄文,聯合起兵之後,才來信勸他”共襄大事”,這就讓他很惱火了!

若是答應此事,將來太子勝出,他就是個死罪!

若是不答應此事,將來他們勝了,問罪於他,他也逃脫不了!

置之不理,應該是他此時最好的應對措施!

但是,河間王司馬顒在鄴城之地呆了五年,也早就呆膩了,加上他也是不甘落於人後之人,很想再建功立業,回到朝中擔任宰輔之位,甚至同他的祖父一樣在死後配享太廟,若真是能達到如此地步,他就算是死也瞑目了.

當然,司馬顒也有自知之明,還沒有自大到以為自己可以做皇帝,他的目的同一般宗室都一樣,那就是出將入相,以做到人臣之極!

說得好聽,就是有上進心,說得不好聽,那就是有野心!

而有野心的人,就絕對不會置此事不理,所以司馬顒是一定要選擇一方加入的,隻要選對了,那他將來自然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此時就在想,到底是選成都王他們,還是選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