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汝,安放在香格裏拉深處(1 / 3)

結緣,從一道高一周考題目說起。

幾年前,朋友讀高一的女兒拿著一套周考語文題目來請教,其中一道改錯題是這樣的: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七彩瀑布群,位於香格裏拉尼汝村的一個群山處,一條名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這一曠世奇觀。

……

讓我感到奇怪的是,中國像尼汝這樣隻有百戶人家的小村子何止千萬,為何隻有尼汝進入出題老師的視線?

讓我對尼汝這個地名從好奇到理性關注的是對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席報告人吉姆·桑塞爾博士到尼汝考察的報道:2002年10月,“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已到關鍵階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派吉姆·桑塞爾與萊斯·莫洛依兩位專家飛抵昆明,由國內專家陪同,從10月9日至20日,前往麗江、德欽、怒江,對“三江並流”地區八大腹心區域進行實地評估考察。當吉姆·桑塞爾身臨秘境尼汝時,燦爛的笑容綻放在他雕塑般的臉上,他還情不自禁地揮筆留言:“尼汝,我夢中之中國,真正的香格裏拉。”

之前一直關注“三江並流”地區申遺,知道吉姆·桑塞爾是“一句話頂一萬句”的iucn首席報告人,考察路上,吉姆·桑塞爾都不苟言笑,很讓陪同的中國官員忐忑。那麼,是什麼樣的風景能讓桑塞爾博士動情一笑呢?

我對尼汝較為全麵的了解,來自於一本叫做《魅力尼汝》的書,書的作者是尼汝人。細細品讀,書中除了一個尼汝人對故土深沉博大的愛,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最為難得的是,作者在寫作之前做過大量功課,所以能夠將家鄉熟悉的自然及人文納入無限的曆史和地理空間來敘述,使得尼汝山、水、人的獨特之處得到感性的展示以及理性的闡釋。讀《魅力尼汝》,對於真正想了解尼汝的人來講,可以知其然,還可以知其所以然。正如作者在封麵寫的那樣,“尼汝是香格裏拉後花園,她那奇絕的自然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神秘的人文景觀,將隨著旅遊資源的開發,衝破時空的藩籬,散發出迷人的魅力。並非想考證什麼,也無意去證明什麼,隻希冀通過這樣的介紹,揭開尼汝那神秘的麵紗,向世人指出走進尼汝的路徑。”2009年以來的四年時間裏,我就是在這本書的指引下,三次走進尼汝,一點點接近她麵紗下的神秘與美麗。

大山深處的尼汝村

尼汝,在山水之間

尼汝位於迪慶州香格裏拉縣東部,地處三江縱穀地區貢嘎嶺山脈南緣。東與四川省稻城、木裏隔河相望,南、西、北三麵分別與香格裏拉縣洛吉鄉、建塘鎮、格咱鄉相連,距香格裏拉縣城約70公裏。關於“尼汝”這個藏語地名的解釋,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尼”意為眼,“汝”為角,以地形命名,這種說法引用較多。另一種說法出自《魅力尼汝》,“尼”意為太陽,“汝”意為照耀,尼汝,即陽光照耀的地方。個人認為第二種說法更具說服力,因為太陽崇拜是氐羌民族最古老,同時也最普遍的一種自然崇拜,現在藏、羌、彝、納西等民族聚居地以太陽命名的地名比比皆是;太陽、月亮崇拜是苯教重要特征,而尼汝在迪慶是苯教文化保留最為完整的區域,尼汝村村口的立柱、村中隨處可見的瑪尼石刻上都有日月圖案,可以為證。陽光是尼汝畫卷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沒有陽光的參與,尼汝清晨升騰的霧靄和鳥鳴,晚霞中的牛羊歸圈都會是另一種樣子,用青稞釀製的酥裏瑪恐怕也會變味。

到尼汝村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從香格裏拉坐車到洛吉鄉政府,再沿洛吉到尼汝的鄉村公路到尼汝。另一條從香格裏拉縣城坐車到屬都湖,對於時間有限的朋友來說,選擇從香格裏拉坐車到洛吉,再從洛吉到尼汝村則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一路上同樣可以看到許多意料之外的風景,比如尼汝河沿岸的山水,路邊紅紅綠綠的果樹,掩映在綠樹中的藏房,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