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靈魂互換(1 / 1)

乾隆三十六年,南京城外五裏一個小村落,名叫周家莊,村口有一顆大槐樹,兩人合抱那麼粗,槐樹的枝葉濃密,就像撐起一把天然巨傘。

槐樹旁有一座低矮的茅屋,茅屋裏有一個瞎眼婆婆和一個村婦。

那瞎眼婆婆叫周鈡氏,六十多歲,臉上布滿皺紋,顯得非常蒼老。她有一個兒子,名叫周天寶,如今已是三十歲的人了,沒有什麼大本事,卻有一身好力氣。上山砍柴,挑三百斤擔子健步如飛。周天寶的老婆姓程,叫程月英,賢良淑德。

周天寶每天上山砍柴,砍了柴挑到南京城裏去賣,掙幾個小錢養家糊口。

程月英在家伺候瞎眼婆婆,關懷備至。一家人日子雖然過得清淡,卻也和和睦睦,甜甜蜜蜜。

程月英十六歲過門,一轉眼十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瞎眼婆婆盼孫心切,時常嗟歎。

程月英明白婆婆的心情,也不與她計較。

盛夏的一天晌午,程月英正在屋子裏生火做飯,伺候瞎眼婆婆,隻聽得晴空突然響起一聲炸雷,繼而,風雲突變,眼看一場大雨就要來臨。

瞎眼婆婆擔心孩子周天寶,摸到門口,呐呐道:“天要下大雨了,天寶上山砍柴還沒回來,不知道他在哪裏?月英,你去找找天寶,給他送雨具去吧。”

月英聽了,說道:“娘,我扶你去堂屋裏坐著,你不要走動,我去去就回。”月英於是攙扶著婆婆來到堂屋裏坐定,然後拿起雨具匆匆出門。

外麵電閃雷鳴,天空陰沉沉的,陳月英一路小跑往東山坡走去。

突然一個霹靂劈向程月英,程月英就像觸電一樣呆住了,她失去了知覺,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了感應。

周天寶在坡上砍柴,看看天色昏暗,電閃雷鳴,他擔心老娘和程月英,隻好匆匆捆了一擔柴火往家裏走,剛下山,遠遠地看到一個婦女躺在地上,不知何故?他隻好走上前去探看。

“月英,你怎麼了?”周天寶一眼看到躺在地上的是自己的老婆,連忙扔下柴火一把抱住月英,大聲呼喚。

此時的程月英昏迷不醒,聽憑周天寶搖晃呼喚毫無反應。

周天寶不敢耽擱,背起月英飛快的往回走。

傾盆大雨潑灑下來,打在周天寶頭上、臉上、身上,周天寶渾然不顧,隻管拚命的往家裏走。

回到家裏,瞎眼的老娘正在倚門盼望。

“娘,快回屋裏去,月英出事了。”周天寶上氣不接下氣說道。

“月英怎麼了?出什麼事了?”瞎眼婆婆焦急的問道。

“她暈倒在山坡下,我怎麼叫她都沒有反應,我把她背回來了,看看她醒來沒有。”周天寶說罷把程月英放在床上。

母子倆守在床邊靜靜的等待著月英醒來。

周天寶拉著程月英的手,輕聲呼喚。

外麵風大雨大雷聲大,茅屋被風吹得幾乎抬了起來,屋裏四處都是漏水,地上濕漉漉的。

周天寶一心放在月英身上,哪顧得上茅屋的漏水。過了一個時辰,風停雨住,程月英悠悠醒來。

“月英,你醒了?真是太好了!老天開眼了。”周天寶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這是哪裏?你們是誰?”月英睜開眼睛好奇的問道。

“這是我們的家,南京城外周家莊,你是程月英,我的娘子。這位老人就是我娘,也就是你的婆婆。”周天寶說道。

程月英仍然一臉疑惑。

“我的名字叫陳月英,家住陳家莊,但不是南京城外,而是開封城外。我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怎麼會變成一個樵夫的老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陳月英一頭霧水。

“娘子,你昏倒在山坡下不省人事,是我把你背回來,你難道不記得發生什麼事了?”周天寶問道。

陳月英聽了一個勁的搖頭。

“屋裏有人嗎?”正在這時,門外來了三個人,說話間走了進來,全身濕透了。

周天寶打量著來人,穿著大方得體,一個穿著華麗,留著一撮胡子,看上去貴不可言。一個肥頭大耳,體態雍容,一個年紀輕輕,相貌堂堂。這三個人猶如祖孫三代,年輕人和肥頭大耳的中年人對留胡子的看上去十分尊敬。

“三位先生從哪裏來?為何落得這般模樣?”周天寶問道。

“我們從京城來,要去南京做生意,路上遇到大雨,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所以落得如此。唉——這該死的六月天就像娃娃臉,說變就變。”老先生說罷嗟歎。

“寒舍簡陋,三位先生如不嫌棄,先換身衣服,將就一下。”周天寶說罷帶著三位先生進裏屋換衣服。

陳月英看到家裏來了三位不速之客,心中好奇,她一反常態,精神突然好了起來。

“娘,我來吧。你和天寶去陪客人說說話。”程月英說著麻利的下廚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