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鵬城。
老楊是閥門廠退休職工,喜歡京劇。
前不久,孝順的女兒給他買了一台新收音機,結果沒兩天就出現毛病,這讓他非常煩躁。
閥門廠小區。
廣播,京劇《劉三姐》選段。
“哎呦,我說三姑娘啊,今天我是專門給你道喜來了!”
“道什麼喜啊。”
“嘶(串台),各位聽眾中午好,歡迎收聽《華夏經濟》,今天主要新聞有……”
“恁娘!”不等繼續播報,老楊便氣急敗壞的關掉收音機。
一旁在下棋的老劉扶著老花鏡笑道:“你這收音機真是高科技啊,大清早的他給你報中午,都串到外國去了吧?哈哈哈……”
另一人笑道:“老楊這收音機裏的芯片肯定是外國貨,不認咱們國家的頻道。是在哪裏買的?”
二老越說越起勁,聽得老楊掉頭就走!
“老楊,這是去哪啊。”
“退貨!”
華盛商業區,電子世界三樓。
“張,我出去辦點事。”
“好的劉哥。”
劉生一米櫃台前,老板劉生對櫃員張凡叮囑幾句便轉頭離開。
別看這櫃台不大,背後卻隱藏一家專門經營電子原配件的生產廠家。06年旺盛時期,這個櫃台每月營業額高達30萬元。
像這樣‘一櫃一廠’的銷售模式,在鵬城華盛商業區並不少見,也是一大特色。
不過隨著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整個鵬城電子行業都開始下滑,中小型企業嚴重虧損,原本在這裏‘人求鋪’的局麵,開始轉變為‘鋪求人’。
這也暫時打消了張凡租鋪做生意的衝動。
張凡是農村來城的打工仔,2006年高中畢業後便跟同鄉一起來鵬城打工。
當時每月1500元的他,會把三分之二的薪水寄給家裏。
兩年過去,妹妹順利考上了燕京師範大學,他也將麵臨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