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告別十八歲(1 / 1)

我是一個所謂的“80後”,所以在我記憶裏的人的也主要是所謂的“80後”。

我的血裏有風,所以注定是要四處漂泊的。

我喜歡從一個城市遊蕩到另一個城市,因為每一個城市對於我的保質期隻有兩年零三個月,而我在北京卻一連生活了十八年,可以想象北京這座城市在我心裏已經變質到了什麼程度。在我十八歲那一年,我所在的中學為我們年級舉行了一個成人儀式,象征著我們大家從這一天開始正式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個成人儀式開的溫馨無比,至少跟以往的緊張氣氛不同,因為我的中學從硬件到軟件除了校長可以駕駛一輛奔馳車隨意馳騁以外,幾乎沒有值得炫耀的地方,學校裏的形形色色都顯得破舊不堪,它們唯一的功能是顯示這所學校的曆史是多麼的悠久。而破中之破正是舉行成人儀式的這間階梯教室,我們每月都可以在此集會一次,集會的目的是聆聽本次月考的前十名和後十名,並且我們私下裏會把年級的後十名親切而略帶敬畏的呼為“十大豪傑”,不幸的是我也夫子自道,曾經一度淪為其中的一大豪傑。

那次成人儀式跟年級集會比起來顯得氣氛很融洽,大家都沒有了以往專注的聆聽“十大豪傑”姓名時的嚴峻表情。我記得那天我們一個年級的同學在一起共同度過了無比友好的一個半小時,以前從校內直打到校外的諸路英雄好漢們都正像《歡樂頌》裏唱的那樣,彼此捐棄前嫌,親如兄弟。可能是因為即將麵對高考與畢業,我在那一刻反複哼唱著張國榮的《共同渡過》,我無限陶醉在自己的懷舊情緒之中。其間很多同學上台演出了預先準備好的節目,特別讓我難忘的一個節目是四個長得還算漂亮的女生唱的《芳草碧連天》,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後來通過多方尋找才重溫了這首歌,而每次聽到它,那四個長得還算漂亮的女生排成一排齊聲唱這首歌情景的就又出現在我的眼前。在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我的許多埋首題海不能自拔的同學其實還是很富於青春活力的,雖然我發現的很晚,雖然我馬上就要跟他們再會了。

就在過完我自己的十八歲生日後,我決定離開北京,去到一個全新的城市去,我自負的認為一個人成年的真正標誌是離開自己出生並長大的地方,而不是參加一次成年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