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1971年10月,他出生於廣東潮陽;

1993年,他從深圳大學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件開發的軟件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

1998年,他創辦了騰訊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

2007年5月,他入選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的本年度“世界100名最具權威和影響力人物”;

2009年,他入選福布斯中國慈善排行榜第39名,同時還獲得“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稱號;

2009年12月,他與張瑞敏、柳傳誌等一起獲評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十年商業領袖”;

2010年,他被《中國商人》雜誌社評為“中國十大仁富人物”之一;

2010年,他入選《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陸富豪第6位……

他就是騰訊掌門人——“全民公敵”馬化騰。

馬化騰的成功,讓眾多企業家驚歎,因為他取得的成功是超凡的成功。大部分人很難將行事低調、性格內斂的他與強悍、凶猛的“QQ企鵝”聯係在一起。這是因為,騰訊QQ以席卷整個互聯網之勢傲然孑立,而能夠率領這樣的企業的人也必定是讓人敬畏三分的,但馬化騰給人的感覺卻極為親切。然而就這樣一個人,卻創造了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騰訊,這著實令人震驚。

騰訊在馬化騰的帶領下,一路攻城略地,涉足多個領域——門戶網站、網絡遊戲、電子商務、電子郵箱、搜索引擎等。更令人震驚的是,騰訊不僅在即時通信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在所涉足的其他領域亦名列前茅。那麼,馬化騰憑什麼創造出這樣的輝煌,多年來又緣何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領域始終保持強勁的勢頭呢?

重視修身、善於用人、眼光高遠、懂得經營、開拓創新、看重品牌、講究戰略……具備了這些能力的馬化騰,怎麼能不創造曠世奇跡呢?

當然,在實現個人理想、在帶領騰訊登上峰之巔之前,馬化騰遭受的挫折和磨難亦是層出不窮的:騰訊剛剛成立不久,便遭遇了互聯網界的“寒冬”;騰訊OICQ剛剛“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時,又遇到了與美國在線的官司;QQ剛剛“變臉”,收費卻讓騰訊一度成為眾矢之的……馬化騰一路走來備嚐艱辛,但他卻挺了過來,並帶領騰訊“小步快跑”地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007年時,騰訊的市值已經高達100億美元,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將曾經的中國互聯網領域佼佼者們統統甩在了身後。騰訊能夠取得這樣令人目眩的業績,自然是與馬化騰等早期的創業勇士們分不開的,但馬化騰表示:“機遇很重要。我們不覺得自己特別聰明,騰訊做的東西都很簡單,但是有團隊、有公司的股份結構和投資者的合理搭配。另外,時代和環境的因素更加重要,很多機遇是外界賦予的,我們覺得很幸運。”他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團隊、公司投資者和時代環境,這種謙遜低調同時也成了騰訊的一種品質。

進入2011年,騰訊依舊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QQ用戶數也隨之攀升到了新的高位。而此時的騰訊,早已不是最初那個僅僅依靠一款即時通信軟件QQ生存和發展的企業——以QQ為中心,向外輻射到了更為寬泛的領域。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馬化騰帶領下的騰訊將繼續引領潮流,最終成長為世界互聯網領域的“QQ”。

在《馬化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中,筆者以騰訊的企業發展史為主軸,將馬化騰的成功哲學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讓讀者全麵了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經營、創新、開拓、競爭、打造品牌的。由此,筆者也希望為創業者、管理者和職場經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個樣本,並讓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境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