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如果人們仔細觀察會發現,2010年中國媒體重要版麵上,出現頻率最多的企業名字就是富士康。圍繞著“12連跳”,富士康漸漸浮出水麵,成為了國人競相談論的焦點。人們開始對這個曾經不為熟悉的“代工之王”產生了興趣,也開始慢慢地了解了誰是富士康,富士康總裁郭台銘是誰。

富士康全名為富士康科技集團,在台灣也稱為鴻海集團,是生產6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科技代工企業。

富士康1974年創建於中國台灣,是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工廠,也被稱為“代工之王”。從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至今富士康已經在世界各地擁有了數十家子公司,規模非常龐大。而且從1991年開始,富士康年均營業收入增長始終保持在50%以上,連續7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發布的全球信息技術公司百強之列。截至2009年,富士康連續7年雄居大陸出口200強榜首,連續5年躋身《財富》全球500強,是電子代工領域真正的霸主。

富士康與任正非創立的華為同年誕生,對街而立,但他的收入是華為的6倍。富士康的產業布局中也包括電腦,但它在電腦方麵的收入是聯想的2倍。富士康在全球各地都興建了工廠,員工數量近百萬。而且鮮為人知的是,從美國的摩托羅拉、戴爾電腦、蘋果的ipod,到日本的任天堂遊戲機、索尼PSP,再到芬蘭的諾基亞手機,這些世界大品牌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的。

從成立至今,富士康已經有36年的曆史了,它從一個小作坊已經演變成了一個代工王國。當初那些和他一起走過來的中國企業,如今都麵臨著轉型的壓力,甚至還有很多企業在遭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是不得不為富士康所奪得的成績驚歎。由於富士康傑出的營運成績和紮根大陸、深耕科技的投資策略,深為國家與地方領導肯定,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李瑞環、李長春、吳儀等國家領導人多次蒞臨集團視察,給富士康集團“紮根中國,運籌全球”以巨力支持。當然,這也是富士康能夠繼續騰飛的主要動力源泉。

說到富士康就不能不提它的掌門人郭台銘。郭台銘用借來的7.5萬元,白手起家,將富士康一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多次躋身世界500強,不能不說他在經營管理上確實有過人的才華。和很多創業者一樣,郭台銘也是帶著夢想上路的。在富士康創立之初,他就誓言要做一番大事業。他要帶領富士康走出台灣,衝向世界。“阿裏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裏時就已經決定了,絕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的”,這表達了當時郭台銘的雄心壯誌。

此後,郭台銘憑借著他超前的戰略眼光,將富士康從模具領域帶進電腦領域,而後又發展麵板工業,涉足筆記本、手機產業,在全球各地投資辦廠,最終讓富士康成為了世界級的大企業。美國的《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評價過他:“幾乎在世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郭台銘已經將他的公司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以及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生產商。”

富士康的成功崛起,郭台銘的管理智慧功不可沒。他對產品的質量、技術、管理、客戶等基本麵的堅持,是富士康越做越強、越做越大的原因所在。當然,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對其他中國企業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正如微軟公司副總裁、NBA中國CEO陳永正所說:“中國企業要站起來,走出去,郭台銘和富士康的股市是必讀教材。”美國《商業周刊》也曾這樣說過:“富士康經營模式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富士康的生產項目相當廣,包括零組件及成品。由於本身生產零組件,它不需要太多的供貨商、也得以減低成本,甚至在削價競爭的情況下,仍有不錯的利潤。”

這是一本披露富士康管理模式秘笈的著作。讀過這本書,富士康的成功不再是一個秘密,它會成為一個可以複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