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服務促銷。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產品從工廠生產出來,如何實現本身的價值即銷售出去,是第一次競爭;產品的送貨、安裝、谘詢、退換、維修等服務是第二次競爭。優良的第一次競爭是第二次競爭的基礎和保證,良好的第二次競爭是第一次競爭的繼續和發展。據統計,“回頭客”比初次登門的人可為公司多帶來25~85%的利潤。吸引回頭客的重要因素是服務到家。
18.引導銷售。近幾年來國際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穎的引導銷售法,以取代以往的蜘蛛推銷法。所謂“蜘蛛推銷法”就是說如同蜘蛛那樣,消極地在牆角結網,靜候飛蟲(顧客)上門,但“飛蟲”不光顧,則“蜘蛛”不但做不成生意,網還難保。“引導消費法”與此不同,它不是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積極尋找顧客,介紹、宣傳產品,發展生意。
19.移位促銷。經營者在組織實施市場定位的戰略決策中,切忌囿於靜態營銷,搞“淘汰製”。換言之,就是要善於運用移位營銷策略,不斷更新,超越自我,以適應變化了的營銷環境。“移位”,包括銷地移位、產品移位、品種移位、品牌移位、價格移位、服務移位等。四川有家大型無線電廠,原來生產無線電專用測試儀器,一年出不了多少產品,難以養活幾千人之眾。後來,他們全力以赴轉產“前鋒牌”熱水器,沒幾年便創出名牌,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麵,走出了困境。運用“移位”策略,可使企業在揚長中補短,在補短中揚長,劣勢變優,優勢更優,在市場上獨領風騷,立於不敗之地。
20.以情促銷。上海慈溪商廈先後推出“黃金飾品免費清洗”、“工藝禮品免費送貨”等10多種情感味很濃的項目。該商廈以“情”促銷的手段贏得了廣大消費者青睞、歡迎,人們紛紛光顧,欣然解囊,產品銷售直線上升。
第五節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國際市場的特點
企業的產品要走向世界,首先應了解國際市場的特點。
1.結構複雜。各個國家、地區不同,其市場就有其不同的特點。在國際市場,既有開放性市場,又有封閉性市場。前者又分兩類:一類是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商品交易所、拍賣市場、招標處;另一類是一次性短期商業合同為基礎的商品市場。後者包括經濟一體化為媒介的商品市場,以長期合同為基礎的商品市場和壟斷組織,特別是跨國公司占主導地位的商品市場。經濟集團範圍內的商品市場,對內允許商品自由流通,對外通過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防止集團外廉價商品的競爭。
2.競爭激烈。表現為以下幾方麵:一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大多供過於求;二是參加競爭的廠商不僅為數眾多,而且競爭能力很強;三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新產品層出不窮;四是競爭範圍不斷擴大;五是競爭的日趨複雜化,除了采取價格競爭外,還通過了改善商品的品質和性能、更新花色品種、做好售後服務和采用各種購銷方式提高競爭力;六是競爭組織趨向壟斷,跨國公司迅速擴大,區域性經濟集團不斷增多。
3.行情多變。國際市場上的商品價格,不僅受價值規律的調節,而且受國家政局、對內對外政策、國內外資源、技術水平、工資水平、消費水平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等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因此,國際間的商品價格競爭十分複雜,行情是瞬息萬變的。
當前國際貿易趨勢表現於以下六個方麵:
1.世界貿易額加速增長。在1950年~1980年的30年中,世界出口貿易額增加30多倍;1994年世界出口貿易額突破4億美元,比前45年增加約70倍。世界銀行預測,到本世紀末,世界出口貿易將比1994年增加50%,達6萬億美元。
2.世界進出口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當今世界進出口貿易2/3集中在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1993年進口與出口額分別為29.5%和27.5%。
3.國際貿易自由化將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發展。其主要表現是:(1)123個國家、地區參與達成烏拉圭回合的協議,進一步降低關稅和開放市場,並於1996年1月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2)有140多個國家、地區參與不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範圍,北美和歐盟已開始建立自由貿易區,美洲34國、南方共同體、亞太國家、南部非洲國家等正在加緊籌建自由貿易區;(3)自由貿易日趨規範化,推動經濟和貿易發展。
4.國際貿易發展不平衡。反映為貿易增長速度、貿易收支、商品結構和價格發展等方麵不平衡。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資金、技術、金融工具、流通手段受發達國家壟斷集團控製條件下,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自己的貿易結構和世界不合理的經濟秩序。
5.貿易競爭加劇。尤其是一些西方經濟大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增多和矛盾上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一個重要的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