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M]. 中共中央馬克斯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斯·韋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M].陳平譯.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3]詹姆斯·H. 羅賓斯. 敬業:美國員工職業精神培訓手冊[ M]. 曼麗譯.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
[4]山本七平. 日本資本主義精神 [M]. 莽景石譯.北京:三聯書店,1995.
[5]森島通夫. 日本成功之路:日本精神和西方技術[ M]. 有非等譯.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86.
[6]張正明. 晉商與經營文化 [M]. 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
[7]司馬遷. 史記 [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8]劉俊田,林鬆,禹克坤. 四書全譯 [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9]王思義,王景文. 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家管理的民族特色 [M]. 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
[10]劉長久. 中國禪宗 [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1]鍾克釗. 禪宗史話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2]戴維·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回憶錄 [M]. 曹彥博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3]夏萍. 李嘉誠傳 [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14]埃茲拉·沃格爾. 日本名列第一:對美國的教訓 [M]. 穀英等譯.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
[15]埃茲拉·沃格爾. 日本的成功與美國的複興:再論日本名列第一[ M]. 韓鐵英等譯. 北京:三聯書店,1985.
[16]保羅·克雷·羅伯茨. 供應學派革命:華盛頓決策內幕[ M]. 楊魯軍等譯.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17]袁了凡. 了凡四訓 [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18]張曙光. 為什麼中國缺少像樣的企業家 [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1.
[19]廖一鳴,曾如鬆,孫小明等. 世界茶王李瑞河 [M].香港:中國香港新聞出版社,2003.
[20]張維迎,盛斌. 論企業家:經濟增長的國王 [M].北京:三聯書店,2004.
[21]亞當·斯密. 國富論 [M]. 郭大力,王亞南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22]孔丘. 論語 [M]. 張燕嬰注. 北京:中華書局,2006.
[23]劉基. 誠意伯文集 [M].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