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劉備的管理方法是最中國化的管理方法。

那就是“人情管理”。

所謂“人情管理”,就是用人情來管理。有時以法管人,人不服人,人不服法,就要“亂”,甚至“叛”。有時以情管人,人就甘願被管理,甚至主動投入你的帳下。

劉備的“人情管理”是一絕。他對手下,絕不提責罰,隻是一味寵愛,像靡芳這種一般的書生,劉備尊之為謀士;像馬良、馬稷兄弟這種一般的將領,劉備也非常重用,多方照顧。更不要說對諸葛亮與五虎上將了。

劉備隻是一個“情”字,就將天下英雄纏繞,讓他發作不得,又不忍離去。這種致命的管理訣竅何在?筆者將劉備的“人情管理”歸為三字訣。

一是“纏”字訣。劉備相當能纏人,三顧茅廬,把諸葛亮纏死了,沒有辦法,隻好出來幫他。你想想,如果你是諸葛亮,被他隔三岔五地往家裏跑,怕不怕?當然怕。你睡覺的時候也不得安寧,你睡覺,他就在你的門口帶一幫人等你,這是什麼滋味?高人如諸葛亮者鬥不過死纏爛打的劉皇叔,這便是劉備“纏”字訣的高明了。

二是“歎”字訣。現在的老板也懂這個,一旦手下向他要錢就大歎困難,說什麼“公司現在正處於緊張階段,過了這一陣子就好了。”劉備所歎的與這大不同。劉備不怕手下向他要這要那,就怕手下不向他要。隻要你跟我,那麼就一切都好說。劉備也常歎做事困難,卻是真情流露,常贏得手下真心相幫。如當初劉備見了招兵榜,在街頭大歎不能為國出力,馬上就招來了張飛,接下來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桃園三結義”。

三是“讓”字訣。劉備雖是集團老大,卻長期讓諸葛亮當老大。他行仁義,得善名,又不自居,隻說為皇帝辦事。等打敗了曹操,進位漢中王,劉備更是推讓不已,說:“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議長策。”最後當然還是進位漢中王,不久又做了皇帝。劉備的“讓”是關鍵,謙讓乃是所有明主、賢主的共同特征。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主動讓薑子牙與周公主政,才有伐紂之功。劉備、劉禪父子也主動讓諸葛亮主政,才有克曹平孫之功。

王少農

2005年8月26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