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無忌和苦餘對此也沒什麼意見,隻是疑惑道:“可是這範玉璞手也沒有軍隊啊,現在如何鎮得住山陰大城裏的一些暴民?”
越王無疆說道:“範家極有名望,也懂得兵法,況且治政也不依靠軍隊。先讓張佑軍隊留在山陰城內,同時令範玉璞到任後,立即招募兵員,建立城守軍。大概一個月左右,便可令張佑離開山陰城。”
對此,馮無忌和苦餘雖然覺得此次有些虧待張佑,但是越王無疆要如此,他們兩人做臣下的,自然不便拚命地反對。且況又沒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更沒理由拚命的反對了。
因此,他們便一起讚同道:“大王英明!”
接著越王無疆又問道:“那這次獎賞撫恤其他將士的錢財,你們籌集了多少?”
苦餘對此非常苦惱地說道:“大王。這筆錢實在不好籌集。前番出兵,國庫裏的錢財都已經花得差不多了,又未能得到什麼戰利品,實在沒錢。上次讓毛師宗發動山陰城的國人捐款,沒想到居然弄出那等亂子,毛師宗居然也死了。要想籌集這筆錢,現在我實在沒法可想。”
越王無疆聽了,不由得大怒道:“你身為我大越國負責財政的大夫,居然說沒法籌這筆錢?你既然不會幹,那你就退位讓賢,讓別人能幹的來幹。”
苦餘被越王這麼臭罵一頓,麵皮發涼,吸了一口氣,然後對越王無疆說道:“大王放心。我這就回去寫辭呈,下午交上來,由大王任命賢能之士來幹。”
越王無疆和馮無忌一聽,不由得一愣,越王生氣這麼說了一句氣話,沒想到這苦餘居然也順勢真的要請辭?這可是負責財政的高位啊。就這樣說辭就辭?
不過,這個時代與後世不同的是,這苦餘是有封地的,因此,就算他辭去官職,也並不等於失去一切,他仍然可以回到自己的領地裏去,當自己的逍遙領地。
越王無疆更是生氣,心說我生氣這麼一說,你居然真的就要請辭,這是擠兌我呢?因此,冷冷地說道:“我等你把辭呈交上來。”
至此,苦餘去職成定勢。馮無忌和苦餘萬萬沒想到此次入宮見一趟越王無疆,居然會發生這種變故,頓時大覺掃興。便告辭越王,匆匆離開越王宮。
待這兩人個離去,越王無疆又召張佑來覲見。張佑來到越王宮裏,向越王無疆行過禮之後,越王無疆便問道:“張愛卿,這次出戰,有大批的將士需要獎賞撫恤,但國庫沒錢,你有什麼好辦法?”
張佑說道:“回大王。辦法上次我便對大王說過了。現在大王要問我,我仍然是這個辦法。”
越王無疆問道:“你上次說借啊。隻是前幾日毛師宗在山陰城裏,讓國人把家中多餘錢財捐給國家,卻引發大亂。難道你說讓國人捐沒有,借就有?”
張佑說道:“大王,現在已經查明。第一,上次毛師宗手下的那些衙役們,打著為大王募捐的旗號,卻行敲詐勒索之能事,最終惹怒那些國人,導致那些國人群起攻之。這即是官吏貪瀆之過。第二,這捐款應讓國人發自於善心的自願,而不是強迫。第三,去借錢,意味著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捐款則有捐無還,國人自然不大願意,更不願把家裏所有的錢財都捐出去。最重要的一點是,那些國人小民家裏,根本不可能會有多少多餘的錢財,就算是他們全部拿出來,也湊集不到多少,最後可能仍然是懷水車薪。大王根本就不應該打那些小民的主意。”
越王無疆沉吟道:“哦,你是說根本就不應當向那麼些小民們辭行集款項,那應當向誰籌集?”
張佑說道:“應當向各地領主,世家大族以及一些大商賈籌集款項。”
越王無疆皺眉道:“那些各地領主,世家大族以及大商賈,都有龐大勢力,向他們開口借錢,恐怕很難。”
張佑說道:“如果打著有借無還的主意,想向他們借錢確實很難,但是如果打著有借有還,並且也有利息,應當就比較容易了。再說,他們借錢給大王,也算是忠於大王的表現,那就應當可以做到。”
越王無疆問:“如何讓那些人相信有借有還?”
張佑說道:“隻要大王拿土地做抵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