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齊使說越王(2 / 2)

齊國四麵孤立,但是齊國君臣也不在乎,咱兵強馬壯,有的是軍隊,抵擋楚國,不差你們所謂所謂盟國的那一點人馬。因此,當齊國聽到楚威王親率大軍圍攻徐州,打敗了申縛的軍隊時,便緊急動員,前往前線抵擋。

在這個時候,越王無疆決定伐齊,不能不說是一個好時機。他不但不會受到三晉和南方楚國的阻撓和幹涉,而且還可能聯合三晉和楚國一同滅亡齊國。越國要是滅亡齊國,占領齊國土地後,便可以進一步威脅三晉,為在中原發展或者討伐楚國奠定基礎。同時,越國幾十年來與齊楚兩國打交道,軍隊對齊國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優勢,了是伐齊的一項重要的基礎。

鑒於以上種種,因此,越王無疆在楚威王打敗齊將申縛時,便下令全國總動員,集結越國大軍到琅邪一帶,準備討伐齊國。

這個時期的齊國,由於與越國進行了幾年年小規模的衝突,對於越國是十分害怕的。據《說苑.立節》記載:一次越兵攻齊,齊王的忠臣雍門子狄刎頸而死於越軍陣前,越人這才引軍後退七十裏。這是一件令齊人十分害怕的一件事。

齊國的國君齊威王一看,自己大軍正於楚國軍隊對峙呢,這越國大軍又來趁火打劫,心裏的鬱悶煩惱,簡直沒法說了。這越國來攻打自己,不抵擋當然不行,可是抵擋的話,哪裏還有軍隊可調?

齊威王和他信任的重臣大佬們,正苦思冥想一番後,決定派一個名叫孫珩的人當使者,前去忽悠越王無疆。

齊國使者孫珩前往琅邪越軍大營,求見越王無疆。本來,兩國已經撕破臉了,即將大戰,還派來使者,那是很扯蛋的事情。不過呢,這春秋戰國的先秦時代,由於國家很多,各個國家之間,政治軍事鬥爭錯蹤複雜,常常是今天打,明天和,後天再打。或者是一邊打一邊和。因此,很多情況下,哪怕是兩個國家已經打得血流成河了,兩邊還有使節來往。因為就算打成那樣了,由於大家實力差不多,彼此都不可能滅亡對方,那打完了,自然要派使節談和了。因此,這個時候齊國派來使節,也很正常。

麵對齊使的求見,越王無疆並沒有多想,便召見了他,問道:“齊王這個時候派你過來?是不是害怕了,要向我大越國請降?”

齊使自然不能說我們就是來請降的,便問道:“大王,沒事討伐我們幹什麼啊?有什麼意義啊?楚國才是天下第一的大國啊。得楚國者得天下啊,您要是不打楚國,既不能稱王,也不能稱霸啊。”

越王無疆答道:“寡人不是不想打楚國啊,可是楚國疆域遼闊,兵強馬壯。不好打啊。寡人隻好先討伐你們。”

齊國使者一看,於是便又說道:“大王,越國兵器精良,天下無雙啊。而楚國雖然強大,但是他四麵受敵,北麵齊,魏,韓和楚為敵,西麵秦國也與他不和。一旦越國出兵伐楚,其他國家也會出兵呼應,趁機而起。那樣他就首尾難顧了。”

越王無疆說道:“可是,現在楚國兵力集中,大軍都分布在徐州一線,不好打啊。”

齊國使者不愧是來忽悠國君的,準備功課做得非常足,聽越王這麼一說,立即便接口道:“楚軍主力都在這裏,那就對了麼。這支大軍正好由我們齊國牽製了,動彈不得。你越國不是正好偷襲他的後方?”

越王無疆說道:“可是楚國是一個大國,雖然被你們牽製了一支,但仍然有很多兵力啊?”

齊使又說道:“大王這麼說就不對了。楚國雖然仍然還有很多的兵力。但是分布在東從曲沃、於中西至漢中、巴、巫、黔中等千餘裏戰線上,以防備魏、秦兩國。又在魯,韓等國布置重兵,以防備這兩個國家。這些軍隊都在外線作戰,分散太大,距離太遠。如果越軍從南麵進攻楚國,楚軍一時必定無力回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