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佑說道:“隻要能夠來回,遠一點,也不用怕什麼。我們的領地實在是太小了,萬一有事,也根本就沒有什麼任何回旋餘地。但是我們這塊領地,本來就是從王室直屬領主挖出來的,周圍也都是王室直屬領地,想擴張也無從擴張起。如果能夠在海外倭地設立郡縣,擁有一塊領地,那我們所能回旋的餘地就大大增加。”
武清說道:“可是,這實在是太遠了啊。而且去那裏的話,在海上隨時可能遇上詭異莫測的凶險,一個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張佑說道:“姒東海那些商船隊,每年都要去那些地方去做生意。他們商隊能去,我們軍隊能道還不如那些商人麼?”
文修說道:“那些商船隊卻那裏,那裏因為有重利可圖,更是因為他們賴此為生。我們又何必呢?”
張佑說道:“我們去那裏,肯定也會有重利可圖。而且,如果在那裏擁有領地,要是朝中有人要對付我,也好多了一條退路。”
眾人一看張佑這樣說了,那也就隻好同意了。畢竟張佑是他們的領主,他非要去那倭地找一塊領地,他們這些做臣下的,總不能非要攔著吧?
接著,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了眾人麵前,那就是派誰去倭地的問題。張佑領地裏,絕對沒有遠洋航海的人才。計姬陪嫁過來的那些人裏,也沒有這種人才。
四個人大眼瞪小眼一會兒,杜殿傑感歎道:“主上根基還是太淺了啊。你受封這裏,才一年多一點時間,領地又小,想做一點什麼事情,都是絕對地缺乏人才啊。”
這話讓其他三個人深有同感。大家為此感慨不已。那文修又試圖張佑道:“主上,要不,此事先放一放。待我們人才有了,才去做也不遲。”
這話讓張佑心中有點暗暗地不爽,因此,他便哼了一聲,說道:“這種事情,要邊做邊學,方才能出人才。要是不做的話,讓人天天在海邊看大海,就能看成人才?”
文修苦著臉說道:“可是,我們這根本沒人會遠洋航海,怎麼邊做邊學啊?難道讓一個完全不懂的人,駕著船,往倭國去邊開邊學?”
武清既然決定支持張佑的決定了,便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時候靈光一閃,說道:“我們可以先選派可靠的人,跟隨商船隊,學習來往倭島的本事。等他們學會之後,我們就可以讓他們駕著船,帶著兵,去那倭島國上占一塊地方當作領地。”
張佑說道:“那他們得多長時間學會啊?一年?兩年?三年?這麼長的時間,我可等不及。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能會遭遇到無數變故。”
文修,武清,杜殿傑三個人互相對視一眼,又看向張佑說道:“主上,那你說怎麼辦?”
張佑說道:“雖然句章目前不是我的領地,但是也在我的管治之下。我們直接征用那些商家如何?”
“啊……”三人都下意識得呆了一下,然後文修說道:“主上,自古以來,商是商,官是官。你這直接征用商家,豈不是把商變成官,倒時候官商一體,那成何體統啊?”
武清和杜殿傑也點頭稱是。這成何體統啊?他們可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張佑哼了一聲,很不滿意他們眼都不眨就反對了,便說道:“誰說我用那些商家為官了,誰說我要弄得官商一體了?我是說,征用那些商家船隊,讓他們直接把我們派出去的官員和士兵直接運送到倭島占地,然後兩地之間來往的聯係,也由那些商家提供。”
文修,武清,杜殿傑三個人還是有話想說,不過,張佑想到這個方法,越想越覺得妥當,也越想越覺得興奮。便不由自主地說道:“快,去召姒東海來相見,我有要事現他商量。”
召了姒東海來,當他聽了張佑的話後,心中不由得陷入了糾結。他當然不想載人想載貨。雖然張佑說了會給他合理的費用,但這載貨肯定比載人賺得錢多。但不答應,他又擔心自己讓張佑惦記上,然後想辦法收拾自己。
想了好一會兒,姒東海方才對張佑說道:“領主大人,我可以答應。但我也有一個條件,希望大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