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兩人要吵起來,計姬喝斥道:“白荷,不許跟夫主頂嘴。”
白荷大為不樂意,但她不敢違逆計姬的意思,隻好翹著嘴巴,氣鼓鼓地退到一邊去。
張佑也敢到有點無趣。其實跟白荷鬥鬥嘴,他感到挺有趣的,但計姬既然製止了,他自然也不好拉下臉來,不斷地與白荷再鬥下去。然後,張佑想找一個人試驗一下這種肥皂的效果,但是沒有人敢試,害怕這些油塗在身上後,越洗衣越髒。
最後張佑無奈,隻好自己拿著一盒這種軟肥皂進了浴室,親自體驗。親自體驗之後,張佑覺得洗得通身舒泰。出來後神清氣爽,這感覺果然不一樣。大家開始不敢用,但一看張佑用了沒事,大家就都想要了。由於無法硬化,最後張佑決定這些第一批肥皂就以膏狀的形態,裝在一個個小木盒子裏分給大家使用。
計姬雖然開始不動聲色,但這時卻對白荷使了一個眼色。白荷會意,便連忙上前一步,護住這些肥皂說道:“這個東西,是夫主造出來的,應當歸夫主或夫人分配使用。”
張佑說道:“你們大家搶什麼呢?這東西沒有了,可以自己繼續造嘛。”
這時,計姬上前,很多欽佩地對張佑說道:“夫主,如果好好籌劃一下,建一個工坊,專門熬製這個東西,然後售賣到會稽,這可又是一項極好的生意,獲利一定極大。你可真是天才啊。”
張佑有點慚愧,吃了一驚,說道:“你怎麼什麼事都能想到做成生意賺錢?不過,我喜歡!”
白荷又冷不丁地插一句:“這還不是你太窮了麼?要是你能跟計家一樣有錢,計姬用得著這麼操心麼?”
張佑說道:“計家幾百年的世家積累,我才來這裏半年多,這能比麼?”
計姬冷眼瞪了白荷一眼,喝道:“白荷,你怎麼跟夫主說話的?快賠禮道歉。”
張佑擺手說道:“算了,我不會跟你一侍女計較。不過,這建立肥皂工坊的事情,倒是可行。就交給夫人你來安排吧。不過,這肥皂要是能夠設法硬化,再加上一些香料,那就更好了。製成香皂,那就更好了。”
計姬點頭說道:“好吧,這事我來辦理。”
此後,張佑自己在句章城裏郡守衙門專心當著郡守,治理地方。而他的領地,在計姬的主持下,各項產業都不斷地發展,飛速地壯大。雖然其中不得不大量的借助了計家的百多年建立的銷售網絡便利,但畢竟他的利潤滾滾而來,而計家不但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借助幫張佑賣貨的渠道,計家其實賺到了更多的錢。這就是商業的妙處,合作雙方可以實現共贏。
到這年年底的時候,張佑的領地鄞鄉村,已經完全大改樣。相對於這個時代其他地方,這裏簡直可以說家家戶戶都變成有錢人了。這時,張佑下令,將計姬帶領過來一千多奴隸,釋放一些表現良好的為普通國人,並且對其他人做出承諾,如果他們表現好的話,就分三期全部釋放為普通國人。
雖然這個時代,奴隸製在北方已經漸漸消亡,但在這個南方國家,還是很流行的。張佑這個舉動,被很多人稱為善政或者說仁政。其他一些地方的人聽說過後,一些身份不得自由的奴隸,開始向張佑的領地裏逃亡,另一些衣食無著的平民,也開始向張佑的領地遷移,希望能夠在這裏能夠找到活路。
對於領地人口不斷地增多,張佑當然也是樂觀其成的。並且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前來,借助領地內建立起的大量的工商作坊,張佑又下令領地內免除丁賦和田賦。這一下,向這裏遷移流入的人口就更多了,領地的發展就更快了。
受張佑領地各類貨物輸出的影響,大量的人流物流來往,句章作為過路的第一站,當然也獲得了大量的好處。緩解了句章不征丁賦和田賦的壓力。
年底十二月十八日,天氣已經變得比較冷了。而各方麵的工作,也進入了年終的盤點,也就快要收尾結束了。這天中午,句章郡衙,張佑剛剛吃完了飯,正想午休一會兒,突然從外麵跑進來一個兵丁,看樣子是每天開門關門守城門的兵丁。這個兵丁名叫常三,平時素來是一個比較穩重的人。但這時,隻見他氣喘籲籲,臉色發白,滿臉恐懼,神色著急,但一時卻說不出話來。
張佑連忙說道:“別急,別急,先喘勻了氣息,再慢慢說也不遲。”
常三喘了一會兒氣,方才說道:“大人,不好了。句間城外來了好多餘暨餘姚的灶戶鹽民。他們喊道今年你製了太多的鹽,把鹽價拉下去了,這讓他們過不下去了,他們要跑到你的領地裏去,說是要去砸了你老人家的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