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娘笑罵道:“你總是有理!”
張佑不再說話,而是迅速地解除了蓉娘的武裝,接著解除了自己的武裝。然後,餐廳裏便傳出陣陣令人臉紅心跳的靡靡之音。
……
一個多時辰後,午練完畢又小睡了一覺的張佑,出現在衙門正堂,開始繼續處理公務。由於這個時代公務相當簡單,積壓也沒積壓多少,到太陽下山時,張佑已經把積壓的公務全部處理完了。便回到衙門後院吃飯。至於吃了飯張佑和蓉娘又會有什麼節目,剛在一起的男女,用腳指頭想也知道。
兩個人樂不思蜀地過了七天的小日子,張佑除了必要的公務之外,幾乎把自己的領地也給忘了。七天以後,張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便帶著蓉娘,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領地鄞鄉村。卻發現,短短地七天,張佑感覺鄞鄉村似乎有了很大的改變,比以前更整潔了,也比以前更熱鬧了。
對此,張佑找到公尚省,問他道:“老師,我才七天沒回來,但現在感覺這裏似乎有了很大的改變啊。”
公尚省說道:“你回來也感覺到了?那你覺得是變好了呢,還是變壞了?”
張佑十分肯定地說道:“是變好了啊。”
公尚省說道:“這就對了。你才在句章衙門裏呆七天,就感覺到變化了。要是在那裏呆上半年,我保證你回來時,就認不出這裏來了。”
張佑問道:“那這是怎麼回事呢?誰有這麼大的本事,能夠在短短的七天之內,就讓這裏有這麼大的變化?”
公尚省說道:“還能有誰呢?這七天你不在,家中做主的,當然是你那個妻子計姬了。這一切變化,都是她帶來的,說起來,計姬可真是天才啊,不愧為大越首富之家出來的。幸好你沒有把她給休掉。”
張佑問道:“哦,計姬怎麼個天才法?”
公尚省說道:“我現在有事。你就自己去找計姬了解。計姬正在村中巡視,你也順便看一下那些各個作坊生意。”
張佑說道:“那好吧,老師先忙。我去找計姬。”
告別公尚省,張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公尚省極力稱讚的計姬如何天才了,便立即去找計姬。找到計姬時,她正帶著白荷和丁香,巡視到村中雕版印坊,
計姬再次見到張佑,仍然有一種客氣而生疏的感覺,連忙對張佑行禮。張佑也有那種尷尬的感覺,但見她又如此行禮,畢竟算是一家人了,張佑連忙說道:“都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氣多禮了。”
但是計姬仍然固執地行了禮,並且嚴肅而認真的說道:“禮不可廢!”
張佑無奈,隻好由她去,看她行完禮,便說道:“夫人,我這七天都在句章。今天剛一過來,就感覺這裏有一點不一樣了。你說說看,你是怎麼管理這裏的。”
計姬點了點頭,便開始為張佑介紹起來。隨著她的介紹,張佑漸漸的了解到,其實他自己原來也並不太善長管理。原來領地裏的管理,他就弄得一踏糊塗,做事缺乏計劃性,經常丟三拉四,撿起芝麻丟了西瓜。
其實這也難怪,張佑穿越前,不過是一個剛高中畢業沒多久的打工仔,他所有的管理經驗,就是在小學時小組組長,幫老師收作業本。除此之外,他從來沒有做過真正管理十個人以上的工作。穿越到了這個時代後,突然就給了他一塊領地。這塊領地雖然小,但是也有一千出頭的人口,而且還特別複雜。一切都是那麼陌生,管理起來當然問題多多。另一個更加嚴重的事情是,他無法認得這個越國的鳥書,無法特別順暢的進行文字溝通交流。雖然有文修、武清、公尚省、杜殿傑和蓉娘等熟悉本土情況的人幫忙。但他們隻能起到某一方麵的作用,無法把握全局。後來,又讓他去兼管句章,雖然這個時代,政務也特別簡單,但是這個管理難題對他而言,仍然是更加的嚴重了。
但是,在把領地交給計姬打理之後,短短的七天之後,在她的調整之下,一切就顯得井井有條。原來給張佑帶來極大的便利。現在上了規模,是張佑產業支柱的鹽場,在她的管理調整之下,生產已經變得很有計劃性了。
而張佑在修建鹽田時候順手建立的磚窯,水泥窯,木器廠,也在她的指點下,也走向良性擴展。而鋼鐵冶煉,造紙,印刷,羅盤針等幾個小作坊,由於人力不夠,本來規模很小,隻是自供自消的。現在也在她把自己帶來的奴隸大量塞入的情況下,規模擴大了數倍,產品開始通過她的娘家計家的銷售網絡,向整個越國供應。假以時日,這些將來都可以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