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械鬥(2 / 2)

胡有為反唇相譏:“什麼鄰裏和慕?你們村裏,以前杜武在的時候,還不是經常冒充海盜來攻擊搶劫別人,我們也都被搶過。而且杜武這事兒,幹得比誰都多。”

張佑轉頭問杜殿傑:“還有這種事麼?”

杜殿傑點頭道:“有。而且杜武由於上過戰場,真正的血流成河的戰場。所以打起來,有一股特別的狠勁,這百裏之外的村子,都很怕他。一旦他帶人去攻擊搶劫某個村子,除非那村子人多勢眾,或者得到強援,才敢與他相抗衡。否則,就隻有乖乖地獻上禮物賠罪。”

張佑沒想到杜武還幹過這事,一時無語,接著便揮手說道:“好吧。以往都是杜武行事,以後我不會那樣了。你走吧,我希望以後我們兩村不要再互相攻擊槍劫了。”

胡有為沒想到張佑居然說是要把他給放了,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但是杜殿傑卻已經反應過來了,連忙反對道:“主上,這人不能這樣隨便就放了。”其他一些人反應過來,也都反對張佑就這麼放人。

對此,張佑很不明白,於是,杜殿傑又向張佑講解了這裏,或者說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經過他一翻講解,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張佑終於明白。原來,這個時代,國與國,族與族,家與家,村與村之間,經常會因各種原因而發生武裝衝突。

而之所以會經常發生這種武裝衝突,根本原因在於,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還比較低下,再加上較高的賦稅額度,一個男人,在正常的情況下,種田或者是打漁,很難養活全部的一家老小,因而大多數人都是非常的貧窮。這種情況下,唯一能改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的,那便是隻有出去搶劫了。

而這個時代,國家間的征戰,其實就是國家之間的互相搶劫行動而已。因此,這個時代各國才會征戰不休。這不僅僅是國君好戰,也是國君要滿足一部分軍人出去搶劫,以解決生活困難的需求。

除了國家之間互相征戰之外,各種國家的內部,貴族之間也會互相搶劫殺戮,這就醞釀成各個國家之間的內鬥和內亂。除了高層貴族之外,最低層的民眾,也是十分好戰的,他們之間的搶劫和互鬥,那表現為宗族械鬥和鄉村械鬥。

這春秋時代的古典戰爭,由於當時武器較為簡陋,除少數貴族和精銳士兵能夠裝備青銅武器之外,普通參戰的士兵,通常也都隻能拿竹槍木棒之類的武器,殺傷效果十分有限。因而,春秋時代的古典戰爭,通常都是事先參戰雙方約好作戰的地點,然後雙方進行戰爭動員,帶著各自我軍隊,到達約定地點,進行一番個人英雄式的單挑或者流氓(宗族)式的群毆,其中一方頂不住了,便認輸。然後雙方談判,戰敗一方獻上財物或者割讓土地,表示臣服。這個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天,一般隻進行半天。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無義戰。大家都是為了搶劫錢財而已。

而曆史進行到這個戰國時代,隨著青銅技術高度的成熟,鐵製武器的鑄造和廣泛的應用,這個時代,國家間進行的戰國,已經開始越來越殘酷了。開始出現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對國家組織的考驗,對軍隊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

除了國家之間的戰爭之外,各個國家開始在內部禁止武力私鬥。秦國商鞅變法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嚴禁私鬥。為此,商鞅曾在渭水河畔,一次處決參與私下械鬥的上千人,震驚天下。從而扭轉了秦人好私鬥的社會風氣。使秦人變得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其他各國也嚴禁,隻是力度沒那麼大。

這越國在經濟技術領域,有許多方麵超越中原,但在國家典章製度方麵,卻很落後,在不斷地學習中原。現在國家也是嚴禁私鬥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特色。現在,許多宗族械鬥和鄉村械鬥,通常假冒盜匪進行。而越國各級官員麵對這種屢禁不絕,禁不勝禁的現象,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事情不是鬧得太大,那些當官的,通常不予理會。

而現在大多數低層次的宗族械鬥和鄉村械鬥,由於使用的武器較為低劣,殺傷人數有限,基本上不會超出官方容忍的底線,所以官方對此,通常都是不大理會的。

但是,張佑這次一下子殺了一百多人,這就超出了官方容忍的底線,事情明顯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