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鋼鐵神兵(2 / 2)

等坩堝燒好窯化之後,張佑又指揮四位陶匠起了一個新的陶瓷窯,把挖來的煤炭裝進了新窯裏,把上麵封住,然後在窯下麵猛燒。

一天以後,這新窯出了一爐的焦炭。張佑便讓鐵堅起了一個爐子,把坩堝架在上麵。這時,張佑讓鐵強去購買的生鐵塊也有一些運到了。雖然張佑讓鐵強有多少要多少,越多越好,但是他搜刮遍了句章城裏其他六戶鐵匠那裏,也隻弄到五百斤生鐵。這讓張佑很是鬱悶,便讓他直接去會稽漓渚那裏,找煉鐵坊直接進貨。

打發鐵強去會稽之後,一切準備就緒,張佑便讓鐵堅把生鐵塊扔進了坩堝裏,又配了一些石灰作造渣劑。然後在坩堝底裏下,用焦炭猛燒起來。本來這種坩堝炒鋼,是不用焦炭,用煤炭就足夠。但張佑初次搞這些事情,信心不足,害怕到時候溫度不夠,便用上焦炭。

當坩堝底部火被點著後,張佑便讓人把兩部木製風箱搬過來,放在爐子外麵的入風口,然後喊來四個士兵,分作兩組,輪流拉動風箱,向爐子裏麵鼓風

焦炭燒紅之後,不斷釋放的熱量反射到坩堝內,使得坩堝內的溫度上升很快。坩堝內的生鐵塊在肉眼可見的速度內迅速融化,化成了生鐵水。

張佑說道:“快,拿棍子攪拌鐵水。”

這時,鐵堅拿起一根外層裹滿高嶺土的榆木棍子,伸進坩堝裏,迅速攪動鐵水。鐵水一經攪動,裏麵的碳和空氣中的氧在高溫下劇烈反應,產生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熱。鐵水好像是開了鍋,氣泡咕嘟咕嘟的冒,投放進去的石灰,則不斷地吸附各種雜質和爐渣。最後,那些氣泡把爐渣推到爐邊堆積起來。

一柱香功夫過去,鐵堅拿在手裏的棍突然“啪”地一聲輕響,伸進鐵鍋裏的部分便斷了。同時鐵堅已經滿頭大汗,渾身汗如雨下,張佑立即命令他退下休息,讓另一個人手拿木棍,在邊上觀看多時的冶鐵學徒上去頂替他。

在坩堝傍邊炒鋼,是一件極其消耗體力的工作,為免其中有人過於勞累而出意外,張佑安排了十來個人,輪流上陣。每個人都上陣操練了一番,當然,每個人也都弄斷了一根榆木棍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鐵水中的碳與空氣中的氧不斷地結合,化作二氧化碳氣體消失的空中,鐵水中的碳含量不斷地降低,鐵的純度越來越高,當然融點也越來越高,但是由於用焦炭作燃料,熱力非常充足,鐵水暫時倒也沒有凝固。

十來個鐵匠以及鐵匠學徒拿著棍子每人攪動一翻後,鐵水開始要變稠,這時,張佑便下令道:“準備沙範。”

所謂的沙範,就是用沙子做的模具,在這個古代叫做沙石範。隨著張佑一聲令下,沙範很快就被準備出來。接著,一個鐵匠拿起一個也是高嶺土燒製,裝了木質長柄的瓢,伸進了坩堝裏,舀了一瓢鐵水,倒進第一個沙範裏。

被燒得通紅的鐵水,一倒進了這個沙範裏,便流進了沙範洞裏,冷卻之後,便凝固形成一個個鐵製尖頭長槍槍頭形狀。

這是第一次幹這事,才煉了五百斤的生鐵,鐵水灌了二百個沙範,最後得到二百來個鐵槍槍頭。張佑等那些鐵槍頭冷卻之後,便令人將槍頭開鋒,然後把早已準備好的榆木之類的硬木棍拿出來,裝上槍頭,做了二百杆長槍。出於某種惡趣味,張佑下令在裝槍頭的時候,還令人在槍頭上裝上紅色的流蘇。隻可惜紅色的流蘇不夠,沒辦法,隻好拿其他顏色的流蘇湊數。最後,工二百杆槍不但有紅纓槍,還有藍纓槍,綠纓槍,黑纓槍什麼的各色纓槍。

接著,張佑便拿著這些長槍去試性能。拿著這些槍,用槍頭去和原來一柄非常鋒利的青銅劍的劍鋒互相碰撞了一下,鐵槍無事,但青銅劍卻一下子斷為兩截,其中一截從屋裏飛到屋外去,把屋外的人,都嚇了一大跳。

這個試驗結果令當時的人們難以置信,有點難以接受。鐵堅便說道:“拿槍和劍對撞,槍本身比較大,劍當然是要吃虧的。拿青銅矛來試一下。”

於是,張佑便去兵器倉庫裏,找出了一柄青銅長矛,和長槍用頭互相對撞了一番,結果,要人們印象當中,本來非常脆的鐵製槍,卻屢次把青銅矛撞斷,自己卻幾乎沒什麼損傷。

這個結果,令人很是震驚。鐵堅抱著一杆熟鐵長槍,哈哈大笑道:“神兵,真是神兵啊!惡金原來不是惡金,賤金也不是賤金啊。隻要冶煉方法得當,便可以煉出遠比青銅更堅硬的善金啊。這麼看來,用鐵打造的兵器,要遠遠勝於青銅打造的啊。以後有了熟鐵兵器,恐怕再無青銅武器的立足之地了。”

打造出這等厲害兵器,當然人人高興了。對此,張佑強調道:“這項冶鐵技術保密,誰也不許說出去。要不然,別怪我翻臉。我們以後用這種方法,盡可能多得鑄造一些鐵製工具,以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