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積攢信譽才有資曆(2 / 2)

出牌一張。

此道要點:麵子要大才穩得住人,禮節要周全才哄得住人。

宋江平日裏最好結交江湖好漢,為人仗義疏財,揮金如土,毫不吝惜,於是博得個美名“及時雨”。

及時雨及時雨,及時下的才叫好雨。天上下雨,天不損失什麼,宋江做及時雨,於自身雖然風險很大,但也收獲極大。因為他深知錢財固然重要,換得的卻是受用無窮的美譽。

何濤要不是被他的“及時雨”之名唬住,就不會聞其名便“倒地下拜”,口稱“小人”,對其信任有加,任他擺布,最後被逃走的晁蓋割了雙耳。

而宋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騙取了他的信任後,偷偷地向晁蓋通風報信,救得了又一批感恩圖報、視他為再生父母的人;如此良性循環,其名氣就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聲譽極好,果然好一陣“及時雨”?

積譽——買名——謙讓——做大

這樣的手段的確非常高明,完全體現了儒家“讓”字訣的高深智慧,一般人當然識不破鬥不過。

宋江一見何濤是官家人的打扮,便“慌忙答禮”,一下子給了何濤一個錯覺:“這人好知禮?”完全印證了江湖上的傳聞,覺得宋江這個“及時雨”人如其名,完全名副其實。宋江在聽清對方來意後,盡管心裏暗暗吃驚和暗暗尋思對策,嘴上卻把晁蓋大批特批。如此便進一步取得了何濤的信任,讓他一切都聽從自己的安排。

他讓何濤坐在茶館裏吃茶,說自己待一會兒會親自來迎請,已經牢牢地穩住了何濤。

臨走時他不僅告訴茶博士茶資由他結付,還派專人在茶坊門口守著,防止一旦發生意外,假如何濤不等他報信回來,先於他見了縣官,那樣便一切工夫白費。宋江事事兩手準備,就無漏洞。

信譽是一個人受他人推崇的資本,尤其是民間,法律對人的約束力量相對薄弱,倫理的統馭力量占上風,名氣大、名聲好的人成為當然的領袖。

無論何時何地,一個人的聲譽具有極強的號召力。

名氣意味著認可。

宋江為吏,處於官僚係統之中,同時他在江湖中的聲譽很好,黑白兩道都吃得開。

江湖認定一個“義”字,誰有情有義,誰就可以獲得好聲譽,宋江急他人之所急,救人於危難之中,被稱為“及時雨”。

莊稼在幹旱時渴望雨水,沒有雨水莊稼不能存活。及時雨就是救世主本身。

宋江成了黑暗時代民眾的救世主,使他成為領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具有極好的聲譽。

江湖最具有關懷的特征,弟兄們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彼此利益擁綁了一起,共謀將來,團結合作,構成一種氣氛,也就是“梁山氣氛”,因此梁山是以“義”字為凝聚力的一個群體。

晁蓋有危險,宋江馬上向晁蓋通風報信,此為義之所在。以權謀的角度來說,晁蓋陷入危險,對宋江來說是有利的:他可以間接借官方之手除去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當時晁蓋號稱“晁天王”,如日中天,美名在宋江之上?但宋江並不這樣做。他要行義,他要謙讓,這樣的好處在於:晁蓋大了他自然大,他借晁蓋之力做大。

通過“義”奪得高位,這樣才穩當,為此,宋江必須“讓”,讓是義的表現,義是讓的目的。

在梁山上,惟有“義”是真正的號令者,謀略不可依憑,一朝得到高位,很快就失去。誰謙讓誰就更有美名,就能穩坐交椅?

在職場的大風大浪中,凡事相爭這是危險的,一麵講信義,一麵講謙讓,這才是智者謀大事的長遠做法。

宋江兵法:

1.對任何人都畢恭畢敬,尤其是對陌生人。

2.麵對突發事情處亂不驚,自然無事。

3.說話要留餘地,做事要果斷,這樣有破綻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