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三屆恢複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畢業後我放棄了到縣政府從政的機會,一直堅守在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線。二十八年來除產假外,我從未因私事請過一天假、從未缺過學生一堂課,腿骨折坐著給學生講課;胳臂骨折了吊著繃帶給學生說課;父母親病重住院,我晚上守病房,白天上課堂;父母親病故,喪假都隻用一天就回學校上課,因疲勞過度兩次暈倒在課堂上。1994年,我調進徐州一中,這是百年名校,以老師教學嚴謹學生勤奮好學而聞名。一中離我家較遠。每天來回要兩個多小時,但我每天都是最早到班,最晚離校,天天如此,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我擔任兩個畢業班的曆史教學和文科實驗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時還兼任高三教研組長、名師工作室負責人、輔導青年教師等工作,特別是已經55歲的我仍然和年輕教師一樣,每周兩次晚上在學校值夜班,輔導特需生、與學生談話、檢查學生宿舍等等,忙到深夜11點仍然無任何倦意。

所有和我接觸過的人。都驚歎我的工作激情和忘我。“你是一部停不下來的機器”,“如果讓你離開課堂和學生你會難受的”,這是老師們經常對我說的話。其實我沒有多麼高的境界,隻是我把當一輩子老師、班主任,當最好的老師、班主任,作為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一生感受生命價值和生活樂趣所在,更是我能夠賦予自己人生的一種意義。我天然地喜歡教師這一職業,我喜歡孩子,喜歡學生,喜歡講台;因為喜歡,所以我願意付出。這就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因為我從心底裏認同教師職業、熱愛教師職業,隻要上課堂我就興奮、我就有激情,課堂是我的舞台更是我的殿堂。

我當教師28年,當班主任27年。學校的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複雜的、艱難的,這是當教師的共識。為了追求當一輩子班主任並當最好的班主任的理想,我付出了幾倍的努力。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寒暑假和雙休日,到學生家家訪或者給學生輔導。因為我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好,進步大、成績特別突出,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文明班級。曆屆畢業生高考均分、本科上線率、考上名牌大學人數都居全市第一,而且每年都有市文科狀元和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家長都說:我們把孩子交給李老師特放心。學生都說:我們在李老師班當學生真幸福。一位年級處長稱我是能“點石成金的戰神”。

將班級塑造成愛的殿堂

一座讓我的學生終生難忘的,充滿創造靈性、充滿歡聲笑語、充滿人文關懷,啟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

在這座殿堂裏,始終充滿愛的氛圍。學生生病時送上一聲輕輕問候或到醫院看望;學生生日時,送去一聲祝福或一張賀卡:學生成績退步時,送上幾句安慰或發條勵誌信息;學生成績進步時,送上幾句鼓勵或一段警句:天冷了叮囑學生別著涼;下雨了給學生送去幾把傘……師生間感性的融合,以愛為載體,彙成一股充滿活力的暖流,流進學生心裏,也流進我的心裏。

在這座殿堂裏,有尊重、寬容、理解的氛圍。尊重、寬容、理解學生是我一直堅持的教育心態和教育方式。例如戴項鏈、染指甲的女生,不批評她愛打扮、圖虛榮,而對她說:你可能覺得戴項鏈好看、染指甲好玩,可以在假期裏去試試,現在在校學習期間還是集中精力學習好嗎?如遇見頭發過長的男生,不指責他不符合中學生儀表,而是告訴他:這段時間你太過於專注學習了,忘記了理發。抽時間去理發吧。碰見課外活動後敞懷進教室的同學,便問他:是不是剛剛上體育活動課?劇烈運動後很熱,你是不經意解開衣扣?現在進教室了,快扣上衣扣,防止著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