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 鳥槍換炮
鄭江到任後,信訪辦新增了兩個編製。進的人一個是從玉屏鎮調上來的孔文洲;一個是新近考錄上的公務員袁永,是個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20多歲的小夥子。此外,還安排來一個自帶編製的軍轉幹部賈天智。
鄭江原本想把黃軍調過來的。其他區縣的信訪辦都配備了副主任的職位,唯獨清源一直說配沒配,就那麼長期空缺著。市上開區縣信訪辦主任會時,市信訪辦的邱大千主任跟鄭江反複提到這事:“我給你們的康書記催過了,但你也得抓緊時間趕快去落實。以後信訪工作越來越忙,任務更加繁重,沒有副主任那咋個要得喲?你當主任的又不得孫猴子分身有術,光是這市上、縣上兩頭開會你就顧不過來。比不得人家別的地方,還有一、兩個副職幫襯著拳打腳踢呀!過去熊天年就是慢騰騰、軟綿綿的,在領導麵前啥要求都不提,也說不起硬話。他是老同誌、老好人,吃苦耐勞,精神可嘉,最後弄得把自己給累倒了。我上月還去他家看望過,那樣子硬是叫人不好受哇!唉唉唉,教訓很深刻哪!”
鄭江回來後,立即向縣委縣政府領導做了彙報,同時建議把黃軍調來擔任信訪辦副主任。在他看來,黃軍做什麼事都能跳得起來,不需要經過相互的磨合期就能配合默契,做他的副手是再合適不過了。寧帆明確告訴他:對黃軍已另有安排,準備調他到宋場鄉做鄉長候選人和鄉黨委副書記。至於信訪辦副主任的人選,組織上已經有考慮了。
在此情況下,鄭江隻得作罷。孔文洲得知信訪辦要進人的訊息後,馬上找到鄭江,說他想跟隨鄭書記調到信訪辦來,保證一如既往地盡職盡責。
在鄭江的心目中,孔文洲很敬業,上傳下達與協調基本沒有出過什麼紕漏。聽他說得這樣懇切,於是答應孔文洲,把他要了上來。
信訪辦副主任的人選也很快定案並浮出了水麵,正是已在本單位熬了多年的“副官”何彪。
何彪本無大誌,升不升官倒也無所謂,混一天算一天。然而,正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他老婆這邊早已是恨夫不成鋼,這次把所有能夠動員的親戚朋友、熟人同學等社會關係全部動用上,多方地舒經活絡,總算打通了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關節。據說市上都有人給縣裏的領導寫條子、打招呼,讓他們對何彪給予關照。這些人甚至連何彪的麵也沒見過,但都異口同聲地讚不絕口,儼然自己是伯樂,何彪就是一匹急待慧眼發現和賞識的千裏馬。
官場注重的是最終結果。隻要能如願謀得一官半職,你就能得到你這個級別相應的各種待遇。此時,所有的手段與過程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日久天長,包括那些人所不齒的東西也大多會被忘卻和塵封起來的。
信訪辦原來位於縣委、縣政府大院裏的一排平房內。上訪群眾進了大院,無論是大吵大鬧還是當道靜坐,都會對正常的辦公秩序造成負麵影響。還有那些不聽勸阻而直闖書記、縣長辦公室的“刁民”,他們所形成的衝擊波就更大了。
經過研究,信訪辦辦公地點搬到了縣委、縣政府大門外的一棟小樓內。
小樓有5層,原為縣老幹局專屬的辦公場地。底層是供離退休老幹部們開會和棋牌娛樂的老幹部活動中心。活動中心設施簡陋,基本沒有開展什麼活動。除了一月一次的例會外,平日難得有人光顧。
史德友出馬協調了一下,把老幹部活動中心安排到了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縣總工會新大樓內。同樣是在底樓,但總體麵積寬了不止一倍,會議室、書報室、棋牌麻將室等一應俱全。有了完善的活動硬件,那些老幹部們一個個都喜出望外。
原老幹部活動中心在改造裝修後成為了信訪接待大廳,同時頂層空置著的5間辦公室也一並劃給了信訪辦。
程海平有一個多星期沒見到鄭江了。這天上午,他打電話到信訪辦,接電話的是袁永,說鄭主任不在,他和孔科長、賈天智一起出去了。
程海平隨後撥通了鄭江的手機。鄭江在車上說:“再過5分鍾,我就回單位了,你現在過來正合適。”
信訪大廳外的院壩裏除了鄭江那輛舊桑塔納外,還停著一輛銀灰色的現代瑞風商務車。程海平知道這是信訪辦剛購回的,連帶上牌照、辦手續一共花了將近20萬元。這輛車現在由賈天智開著,主要是在處理信訪問題跑現場時使用,有時也做了上訪群眾的臨時接送用車。
大廳裏暫時沒有人來訪,顯得空蕩蕩的。程海平注意到接待大廳四周牆壁都用仿瓷粉刷一新,中央是五六排天藍色的固定式獨座塑鋼座椅,可供約30人入座。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台立式飲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