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寨裏換新顏(1 / 2)

冷夕學輕功學了幾個月,也略有小成,能輕鬆躍上幾米的樹上。怪老頭昨天有事離開了,他耍賴皮,隻負責教冷夕,另外安排了兩個武師來教脫貧小隊武功。

穿越到這寨子半年了,自己的15歲生日就在下個月,若是能回家跟家裏人過多好!

承諾脫貧已經兌現了,承諾帶脫貧小隊入譎林卻還沒兌現。冷夕決定明天先去踩踩點,再安排時間帶他們進去。然後就離開,尋找回家的道路。

翌日一早起來,“咯咯咯”,兩隻母雞帶著十多個小雞緊追著劉氏。劉氏抓起碗中的粟米,手輕輕一揚,粟米飄落到地上,毛茸茸的小雞跑過去飛快啄來吃,不時晃晃頭,可愛極了。

“阿姆,早。”“阿花,今天咋起得這麼早,有事麼?”劉氏的病早好了,現在走得很利索。

寨裏人生活壓力減少了,有空道西家長東家短了。村民都說黎鐵頭好人有好報,自從救了冷夕之後,不止娘子病好了,連黎鐵根一家也搬回來住了,兩老人臉上樂開了花。家裏的日子過得火火的,連帶寨裏的人都沾光了。

冷夕知道寨裏人對譎林的忌諱,沒有將實情告知,隻是說上山走走,想找一些菇菌類,換一換食譜。

劉氏相信了,不止她,寨裏人都將她奉若神明,沒人會去質疑她說的話。食館開業時主打客家菜,好多客人慕名而來。這妹紙點石成金,跟著主打野菜、藥膳食品,依然是供不應求。

導致很多本土人到山裏來采摘野菜、藥材。寨裏人也不收著掖著,熱心指點他們。

鄉下人純樸,人家對他好,他就對人掏心掏肺的。於是下次來就捎點寨裏沒有的農作物品種,寨裏的人禮尚往來,留他們吃飯或送些山貨給他們。你來我往,相處的非常融洽。

吃了一碗肉粥,兩個肉包,冷夕跟黎家人道別。黎祖父跟黎祖母擔心她孤身一人,嘮叨著要她帶上黎鐵頭。

被拒絕後千叮萬囑她一定要小心,冷夕心裏暖暖的。看著他們的慈愛笑容,仿如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思念又泛濫了。

寨裏的人早忙開了,成年的下地的下地,出鎮的出鎮。年老的也沒閑著,有的在曬菜幹,認真的將燙過的菜一條條掛在竹竿上。有的在挑藥材,將根部的泥土小心地剔得幹幹淨淨,大小分開紮成一把。

揮別一路上的親切笑容,那些沒幾個牙齒的公公婆婆,缺了大門牙的細佬哥笑得格外可愛。連幾條小狗都萌萌地跟在她後麵,不時圍繞著她轉。

冷夕感慨萬分,寨裏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因為他們團結,不怕苦不怕累。為了改變現狀,他們一心跟著自己走,沒有任何的雜念,怨言。能有今天的成果,歸功於他們的辛勞付出。

為了尋找藥材,他們的足跡遍布每個山頭山穀,除了譎林外,他們大都去過了。山客平時不穿鞋子的,那一段時間,每戶門口都堆著一大堆破爛的藤鞋。

最讓冷夕感動的是,打通接連程家村的道路時,他們日夜不分的地鑿石頭,挑泥石。晚上輪流舉火把歇歇,再繼續。連續熬了5個晝夜,直到她那天從鎮裏回來去看工程進度,發覺後才止住了這現象。

她在的時候,他們就合理輪休,不在時他們依然拚命幹,足足提前了一半時間完成了開路工程。他們那疲倦的樣子想起來都心酸,個個都又黑又瘦,都掉了好幾斤肉。臉糊了厚厚一層灰,像個泥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