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艾滋病已知毒株的新藥問世
媒體縱覽
英國《nature》
可防艾滋病已知毒株的新藥問世
開發艾滋病疫苗是全球麵臨的重要任務和挑戰。盡管艾滋病病毒已發現30多年,但由於其多變和多樣性,迄今還沒有一種針對該病的疫苗能投入使用。
傳統疫苗的思路是通過接種來激發人體免疫反應,美國科學家日前則研發出一種基於基因療法的“強力”新藥。這種名為eCD4-Ig的新藥可以通過偽裝把病毒“拒之門外”,從而取得保護效果。試管實驗顯示,這種藥物可阻止人類艾滋病病毒1型和2型的各種已知毒株的感染,其有效性遠高於現有效果最好的廣譜抗艾藥。(來源:英國《nature》雜誌2015年2月)
新京報網
哈勃拍到宇宙“笑臉”
美國航天局2月9日公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照片上,一個“笑臉”正對著地球。這張照片顯示的對象是“SDSS J1038+4849”星係團,照片上可以清晰地辨認出兩隻橙色大“眼睛”和一個按鈕般的白色“鼻子”。照片配發的文字說:“就這張‘笑臉’而言,那兩隻眼睛其實是非常明亮的星係,而充滿笑意的嘴唇實際上是由強‘引力透鏡’效應造成的光弧。”(來源:新京報網2015年2月15日)
新華網
中國北鬥係統精確度達10米
中國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巡視員李青平2月12日在交通運輸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北鬥係統的精確度達到10米左右,速度的精度達到每秒0.7米,精度非常高。按照國家計劃,將在2020年完成全部30多顆星的發射,現在已經有了16顆星。
據悉,北鬥係統通過國際認可後,可以加裝在商用民船上,用於導航和定位。由於獲得了國際海事組織的認可,其他國家的船舶也可以使用北鬥係統。北鬥係統有著完全的自主產權,在各個應用領域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飛躍。(來源:新華網2015年2月12日)
安徽日報
中科大發現新型生命“暗物質”
非編碼RNA(核糖核酸),被稱為生命體中的“暗物質”。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發現一類新型環狀非編碼RNA,並揭示了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
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但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正如宇宙間存在著許多既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的“暗物質”、“暗能量”一樣,在生命體這個“小宇宙”中,也存在這樣的神秘“暗物質”——非編碼RNA。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係列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非編碼RNA調控失衡相關。
環形RNA分子最近數年才引起研究人員注意,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線形RNA分子。單革教授實驗室發現的新型環狀非編碼RNA,被命名為外顯子-內含子環形RNA。(來源:《安徽日報 》2015年2月22日)
深圳特區報
4名華裔或將成為第一批火星移民
麵向全球招募誌願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號”計劃日前公布了男女各半的100人候選名單,4名華人華裔入圍,他們將經過多輪選拔,角逐去往火星的單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