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可以成為一件寶物,因為它意味著權力,意味著安逸,意味著自由。”這是名人詹·拉·洛威爾對財富意義最坦誠的描述,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財富追逐者的心聲。財富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標,人們追求財富,是希望獲得尊重,成為贏家。經濟學大師梭羅說過:“在尊貴平凡的排序上,財富一直是最重要的指標,而且正日漸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想證明自己,就必須參與這個遊戲。如果你不參與,那麼你就注定淪為次等。”

不管你是否願意,事實上大家都在財富的遊戲中演繹故事,詮釋生命。無論億萬富豪還是平民布衣,無論貴商巨賈還是販夫走卒,人們都懷揣財富夢想,有意無意地在關注財富故事。於是,每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也會吸引億萬人的眼球。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新榜單上,占據首富寶座長達13年的微軟主席比爾·蓋茨悄然退到第三位,桂冠被戴到“股神”巴菲特頭上,他以620億美元的巨額財富問鼎。雖然首富的桂冠易主,但是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近幾年排在《福布斯》富豪榜前50位的富豪並沒有太大變化,他們是該榜單的“常住人口”,像拉克希米·米塔爾、卡洛斯·斯利姆·埃盧、英格瓦·坎普拉德、李嘉誠等,總會排在前列。縱使歲月不斷流逝,排名有所升降,財富有所增減,但是,積累財富的故事依然精彩,擁有財富的哲理依然深刻,永不退色。

50位富豪是怎樣誕生的?他們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他們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做的是什麼產品?運用什麼策略或者模式達到快速積累財富的目的?別人能如此富有,我為什麼不能?太多的疑問在人們腦海裏翻滾,人們迫切地希望得到答案,領略獲得財富的真諦。

如果讓所有的富豪出來回答這些疑問,恐怕故事結束的時候,我們已經過了追逐財富的年齡。而讓其中有特點、有代表性的富翁給大家講述自己創造財富的故事,想必更為現實。於是,《福布斯財富故事會》與讀者見麵了。20位頂級富豪聚集在一起,將他們的財富真經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實在是一場難得的財富盛宴。

在這場別開生麵的盛世聚會中,有世人皆知的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也有新登上首富寶座的巴菲特;有年輕的電腦天才戴爾,也有步入高齡的歐萊雅女王莉莉安妮·貝當古;有蘋果永久CEO史蒂夫·喬布斯,也有Google的三駕馬車拉裏·佩奇、謝爾蓋·布林和埃裏克·施密特;有“投資界魔鬼”之稱的索羅斯,也有非主流資本家布蘭森。他們是歐美財富界的傑出代表,也是世界企業家和投資者的楷模。

當然,更令人感興趣的,恐怕是此前極少露麵的新富豪。他們不是來自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也不是來自商賈雲集的歐洲,他們是在世界經濟新格局中成長起來的後起之秀。這裏麵有印度的世界鋼王拉克希米·米塔爾、中東的傳奇王子阿爾瓦利德、拉美首富卡洛斯,以及日本的互聯網造夢者孫正義。他們是新焦點的聚集者,人們從此將財富的目光由歐美轉向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