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實施服務戰略應注意的若幹問題(1 / 3)

戰略製定隻是企業實行服務的一種規劃與設想,要真正擔企業的服務戰略落到實處,必須要在諸多方麵下功夫。倘若一個企業有很好的服務戰略,但不從各個方麵去實踐,該戰略也是廢紙一堆。

4.1.要融服務於設計之中

企業的天職是提供良好的產品與服務。按照以往的劃分,製造業提供產品,服務業提供服務。但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混合。這種混合首先表現在企業既提供產品也提供服務,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服務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因而在傳統劃分中被列為服務業)。更重要的是產品與服務的密不可分性,例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就公開表示自己不是電腦製造業,而是“提供全麵服務的服務業”。美國《財富》雜誌曾經每年分別評選世界500家最大的製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這種趨同的結果是,從1994年開始,《財富》雜誌不再繼續分別評選製造業企業與服務企業,而是混合在一起評選了。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如果它堅持自己隻是嚴格地屬於製造業或服務業,那麼,它將麵臨著失去生存權利的危險。日本經濟學家穀口優教授指出,21世紀將會出現一場“交易革命”,從生產到消費全麵聯接的“製售同盟”將會越來越普及,由製造業、批發商、零售業甚至於消費者等整體管道聯接起來的企業運作概念和構架將會成為世界性的潮流。換句話說,製造業與服務業正在逐步加深相互依賴的關係,今後隻有實行這種相互滲透的革新的企業才可能得到生存和發展。有的學者把這種趨勢概括為“製造業的服務化與服務產業的機械化、自動化”。

因為,在產品設計階段,必須充分考慮到消費者或用戶的需要,要把融服務於設計之中。一般來說,產品開發可以沿著這樣一些線索展開:

1.新

索尼公司的宣傳口號是:“我夢想的,索尼已經做到了。”該公司創始人井深先生喜愛高爾夫和音樂,他夢想有一個盒式單放機,便把這一想法畫在紙上,對設計人員說:“我要這個。”於是夢想成真。

2.快

意大利貝納通服裝公司大約每個月都要把它各個店鋪的服裝全部更換一次;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平均每周宣布一項新產品問世;索尼公司平均每天有4種新產品,每年達1000種之多。

3.高

專家預測,在未來的10年~20年內,在生物工程、超導體、大規模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可能會發生重大突破。同時,汽車、化工、建築等傳統產業也會由於引進新技術而發生巨大轉變。因此,許多500強企業紛紛創立自己的研究所。

4.安全

安全可靠是用戶最基本的要求。日本汽車打入美國市場最初是將重點放在車身款式和車速上,後來則在安全性上大作文章,對用戶提供巧妙的意外保護和過硬的安全保障。

5.省

1973年發生了中東石油危機,日本汽車公司推出了比傳統汽車節省25%~30%汽油的汽車,使得其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量急劇增加。

6.個性化

20世紀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時代。而今後的消費更加趨於個性化,生產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變。例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美國市場上是2升一瓶,而在中國市場上卻是1.25升一瓶;三洋電機公司往往為百貨公司和辦公大樓“量體裁衣”地生產大型空調;波音公司生產的777型客機可依客戶要求在航程和內艙座位等方麵做靈活配置;等等。

7.情

蘋果電腦公司準備在原來硬件的基礎上集中精力開發對用戶更加“友好”的軟件,包括卡通人物、動畫和聲音以及詞組和拚寫遊戲等等;美國的一個幽默商品是一種有立體公仔的T恤衫,拉開那個公仔的嘴巴便可以看到裏麵寫的一句話,自然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8.易

三洋電機公司了解到中老年人希望家電產品操作更容易,便在微波爐、洗衣機、烘幹機中采用了“模糊”控製裝置,減少了按鈕數量,增加了一目了然的標圖說明。聖地亞哥加州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主任諾曼提出:“機器的使用之道應該隱含在自身的設計之中,而不是躲在使用說明書裏。”

為了開發用戶滿意的產品,許多公司不遺餘力地進行市場調查。東芝公司派出“生活方式研究員”到大街上去尋找研製新產品的啟迪。日本花王公司每天要將上百條的消費者信息輸入計算機,定期召開顧客座談會。他們還邀請消費者擔當“商品顧問”,甚至派人裝扮成消費者,四處探聽店員和顧客對自己產品的意見。當他們了解到消費者需要多角度、無線電、不噴氣、輕便、能夠清掃角落與縫隙的吸塵器後,很快地就開發出了“多角度清掃器”,得到消費者好評。美國雪佛隆公司、通用製品公司、阿爾可公司等投入巨額資金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威廉·雷茲對垃圾進行研究,雷茲將土珊市每天的垃圾收集起來,按照原產品的名稱、重量、數量、包裝等予以分類,獲得了當地居民食品消費的信息,上述公司的食品飲料廠藉此決策,大獲成功。

4.2.要懂得企業銷售服務藝術

世界許多知名企業在銷售中通常特別注意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與最終消費者(用戶)的關係;二是建立專營銷售網絡,與批發商、零售商保持良好的關係。一般來說,隻有那些強調顧客第一主義的公司、致力於提高服務水平、在發展與專營店、批發商、零售商等的夥伴關係上下功夫的公司,才可能是長期的獲勝者。特別是在食品、保健品、個人電腦等行業,由於大零售商實際上控製著最終顧客,因此,與經銷商的關係可能比最終用戶的關係更為重要。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1.無條件服務

不管怎麼樣,滿足最終用戶的需要,維持與最終用戶的良好關係,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美國的汽車銷售公司恪守的信條是,無論顧客提出什麼要求,回答永遠是“Yes”,他們甚至於不介意半夜起來去幫助半路拋錨的汽車司機擺脫困境。日本豐田公司所造的萊克蘇斯牌汽車造型豪華,一次,因為發現內部製動燈固定裝置有一點小毛病,雖然客戶沒有要求,維修人員還是到每一位車主家中把車開走,等維修好之後再把車還給主人,因而在顧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

2.全麵服務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不僅提供一流的產品,更注重提供一流的服務。他們之所以能夠在計算機行業保持領先地位,得益於他們較早地認識到服務在營銷中的作用,他們努力做到向顧客提供一整套計算機體係,包括硬件、軟件、安裝、調試、傳授使用方法以及維修技術等一係列附加服務,使得用戶一次購買便可以滿足全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