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麥早期病蟲害防治(2 / 2)

3、小麥赤黴病

小麥赤黴病主要侵染穗部,症狀是穗腐。在小麥開花至乳熟期,小隨穎片出現水漬狀淡褐色半點,進而擴展到全穗。氣候潮濕的時候,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現粉紅色膠粘黴層,後期產生煤屑狀黑色顆粒。治療方法:抽穗揚花期進行噴藥預防。在10%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噴第一次藥,間隔5~7d,噴第二次藥。用80%多菌靈可濕粉劑1.2kg/hm2,或是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1.2kg/hm2。

二、小麥早期病蟲害的種類和防治

早期小麥的病蟲害主要有螻蛄、金針蟲、麥蜘蛛、買呀、買夜風、棉鈴蟲等多種蟲害。而每個防治區的小麥蟲害的標準數目是不同的,因此每個地區的防治時期也就不盡相同。但是主要的小麥種植地區都會有以上介紹的幾種蟲害。對蟲害的防治是需要進行藥物配比的,不同地區的蟲害數目不同,不同地區的種植小麥的範圍不同,所以種植麵積就不同,因此每個地區的藥物配比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根據實際的蟲害情況和範圍,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配比。並且每種藥物的配藥量是不同的。要根據小麥的蟲害的威脅情況和小麥本身的生長情況,增加或減少有關的藥物。藥物配比完成後,對小麥進行施藥,不同的蟲害的施藥的方式是不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有效的積極地措施。

三、小麥早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1)小麥在返青拔節期是小麥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跟病和叢矮病,黃矮病等病毒的友誼次侵染高峰,也會麥蜘蛛,地下害蟲和草蟲的危害的時期。這些早期的病蟲害對小麥的損害是十分嚴重的。因此要在這一時期對這些病蟲害記性即使的防護。但是由於每次病發的時候,都是蟲害是病害同時出現,因此不能單一的解決某一一樣的危害,要同時解決。針對這些病蟲害,要對相應的病蟲害進行劃分,采取不同的藥物治療。對於這一時期的病蟲害,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藥物的配置,並且要進行交叉混合藥物覆蓋,更好的解決病蟲害的問題。2)穗期是麥蚜蟲,吸漿蟲,白粉病,鏽病,葉枯病,赤黴病和穎枯病等幾種發病期。要是蟲害的發生時期,伴隨有一定的病害的發生。因此該階段要采取防治蟲害為主,防治病害為輔的的治療措施。進行雙重的藥物防護,才能更好更徹底的解決蟲害的問題。在這一時期,選擇的防治藥物是有一定的限製性的。由於小麥處於幼苗時期,成長早期,因此十分的脆弱。所以選擇的藥物要盡可能地減少對小麥的傷害。選擇那些農藥含量較低,防病蟲害效果較好,殘留物十分低的農藥為主。這樣既起到了防治病蟲害,還降低了對小麥的傷害程度。

結束語

“民以食為天”在我國以耕地占有量極少的情況下,養育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進行對外出口,增加了國家的GDP。而由於小麥在糧食作物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因此對小麥早期的病蟲害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增加小麥產量的主要措施,從問題發生之前解決問題。本文介紹了一些小麥出現病蟲害的現象以及病發的表現,並且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如何解決這列問題,使得農民獲得更多的收成。

參考文獻

[1]高應奇,張建立,袁智興等.小麥條鏽病藥劑防治試驗初報[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1):85-86

[2]昊崇行,侯平軍,馮青軍等.不同殺蟲劑對小麥蚜蟲的防效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