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築中的計算機係線路通常使用銅質雙絞線,它對網絡帶寬有重要的影響。結合布線規範和標準進行分析,交換機的雙絞線到計算機工作的距離不能多餘100米,另外,還要考慮管路彎度、建築邊緣到弱電設備間的距離等因素。因此,建築物平麵設計過程中,要對網絡管理中的弱電豎井進行考慮。
另外,除了對弱電係統進行合理規劃外,還要綜合考慮智能建築的整體規劃,即協調處理建築設計和弱電係統設計的關係,從而促進建築施工的正常進行。
四、弱電係統的施工
(一)嚴格管理工程材料和設備的檢驗
對於施工過程中的組件、材料、設備的改進型嚴格的管理:
1、合格證
合格證包括設備的出廠日期、產品的名稱、製造廠名稱、檢驗員的簽字和規格型號等,各類材質的證明要盡可能的詳細,並標明設備的原產地和分裝地。
2、檢驗記錄
產品質量的檢查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按照產品的包裝、外觀、性能和功能等進行。對於無法進行檢測的設備、材料和產品,必須要求廠家提供檢測說明和報告。
3、弱電設備的相關文件
包括係統接口製造商、承包商、供應商、硬件設備和軟件產品等,要按照要求提供這些設備的產品使用說明、工程設計要求、安裝調試說明和維護保養等文件,以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
(二)對各個分包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
對弱電承包商進行選擇時,要仔細核定承包商的營業執照,對掛靠和資質借用等現象堅決清退。除此之外,還要對項目負責人的相關證件進行審查,如果條件允許,還要對承包商已經完成的項目進行審查。
(三)建立合理的施工組織
施工組織的設計要和建築弱電的設計進度相協調,並滿足弱電係統對材料和質量的要求。較大的工程要對施工組織進行設計,並進行合理的方案設計。建立相應的技術交底製度,將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措施、注意事項、總體意圖等向專業的電工和電力係統人員進行交底,並要求在交底資料上簽署責任人姓名和交底日期。
(四)對施工安裝的界麵進行管理
1、弱電係統的界麵管理
弱電係統的施工可以分為設備安裝、線槽管線的敷設和穿線、係統的調試等部分,各個工序間要分清責任,按照誰的設備誰負責的原則,指導係統的各種設備、傳感器和通訊接口板進行安裝。
2、弱電係統和建築設施的配合
總承包方要按照要求完成弱電施工中的管線鋪設、供電、供水施工,土建施工前要將線槽層麵、隱埋線管及時向監理方和建設方進行通報,以便相關單位協同施工,裝飾工程承包商也要向建設和監理方及時通報各個裝飾環節的進度計劃,以方便弱電施工的安排。
3、弱電係統和機電設備的配合
雖然強、弱電的設計屬於不同的係統,但是二者密不可分。強電係統在采購和招標過程中要和弱電係統的相關技術條款相協調,並加強和設備係統施工的配合,避免係統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弱電位置不合理的情況。
(五)加強弱電係統的驗收工作
在驗收過程中弱電工程主要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等工作。隱蔽工程首先進行驗收,隱蔽工程在檢查、施工和驗收過程中要進行記錄,並由相關工程師簽字確認。隱蔽工程的質量驗收通常使用抽樣驗收和工程質量驗收等,內容主要包括:橋架和管線的走向、排列、彎曲處理、品種、位置、規格和轉彎半徑等,接頭材料的數量、品種和間隔等,各類過路盒和預埋件的規格、品種、數量和位置等,以及預埋地線的規格、品種、連接和位置等。對於弱電係統中竣工驗收,要對工程施工中的質量和功能進行全麵的嚴格檢查,並嚴格按照弱電係統的專業質量規範和標準進行驗收;對於無行業歸口的弱電係統,可以按照智能建築的建設要求,根據設計的圖紙和相關產品設計說明書等進行係統的驗收工作。
五、結論
智能建築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科技,是多個學科專業綜合的建築產品。國內外正在逐漸嚐試使用新的技術建設生態建築和綠色建築,智能建築向著區域化、城市化的方向快速發展。保持人類生活和生存環境的宜居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建築技術探尋和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化建築為我國建築業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使現代建築業都體現出人的創造力和智慧,為我國建築業的規範化提供了科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