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菱鎂礦化是在CO2漸增的條件下發生的。CO2的溶解度和溫度成反比、與壓力成正比,因而蝕變與深度和構造有較為密切的關係。隨著CO2含量的增加,SiO2、MgO、H2O含量下降,Fe2O3向FeO轉化。滑石化受斷裂破碎帶控製的原因,一是其滲透性強、孔隙度大、易為CO2聚集;二是構造應力所產生的溫壓對生成滑石有利。
滑石、菱鎂礦在交代蛇紋石後,部分菱鎂礦又被滑石交代,少數菱鎂礦邊部又出現被蛇紋石交代的現象。依蝕變迭加作用的先後,早期的菱鎂礦化常迭加於蛇紋岩之上,生成菱鎂礦化蛇紋岩;晚期則生成菱鎂礦化一滑石化的各種蝕變產物。
3.1.3綠泥石化
也是後期迭加的蝕變現象,與迭加的構造活動有關,但規模不大,多發生在構造錯動帶、岩體與圍岩的接觸邊、蛇紋岩的裂隙中。以斜綠泥石為主,並見鎳綠泥石、鐵綠泥石等,偶見鱗片狀晶形的綠泥石脈。
3.2蝕變作用對礦體的影響
後期蝕變作用及蝕變岩對礦體的形態、規模及礦石質量均有較大的影響。由於岩體內滑鎂岩類的發育,破壞了礦體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使礦體出現分枝複合現象,甚至使礦體呈分散的透鏡體。滑石化強烈地段,礦石結構鬆散,大部分棉脈也受到滑石化作用,使纖維變得性脆易斷,影響了纖維質量,降低了含棉率。
4、礦床成因
若羌縣七一石棉礦位於阿帕—茫崖超基性岩帶東段,屬若羌縣依吞布拉克石棉礦超基性岩體成礦帶西段的一部分,為纖蛇紋石石棉礦床,其形成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超基性岩漿的侵入至構造侵位後,經受自變質、區域變質、熱液蝕變等多期次作用,在各個地史階段中,其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十分複雜。成礦作用主要受下列因素控製。
4.1構造控製因素
來源於上地幔的超基性岩漿的侵入和形成與區域性的超殼斷裂有關。阿爾金深斷裂北東東向延伸長達千餘千米,控製著阿爾金含棉超基性岩帶的展布。蘇巴裏克—阿克提大斷裂則控製著礦田的基本構造格架和礦區含棉超基性岩體的空間分布、規模、形態及產狀,由它所派生的多次迭加的壓扭性走向斷層和構造裂隙為超基性岩的蛇紋石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條件,對石棉的生成和富集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岩體因控礦構造影響而受到強烈的擠壓,在岩體相對膨大的拐折及分枝複合部位即應力較集中的地段,礦體多,厚度大,含棉率相對高。由於擠壓作用形成的次生壓扭性裂隙和張扭性的“X”共軛裂隙,控製著石棉脈的分布和棉脈類型,是棉脈生成的主要儲礦構造。
4.2岩性控製因素
礦區的石棉以產在全蛇紋石化斜輝輝橄岩和全蛇紋石化斜輝橄欖岩中為主,受岩性控製明顯,含棉岩石的化學特征反映了其成礦的專屬性,富鎂質超基性岩成礦有利。
4.3蝕變控製因素
礦區所見超基性岩的蝕變主要有蛇紋石化、滑石化、菱鎂礦化,與石棉有生成聯係的是蛇紋石化。蛇紋石化是超基性岩成棉的最重要的必要條件。而強烈的滑石和菱鎂礦化,則使石棉逐漸消失或質量變差。
5、結語
依吞布拉克超基性岩體群是我國最主要的溫石棉成礦帶,由於受區域構造的控製而呈帶狀展布。七一石棉礦超基性岩體即為依吞布拉克超基性岩體群向西呈帶狀展布的其中一個較小的超基性岩體,對石棉礦的成因進行分析,對詳查工作以及礦山開采具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朱裕生.中國主要成礦區(帶)成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礦譜係[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