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管理淺析(1 / 2)

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管理淺析

管理錦囊

作者:羅瓊

【摘要】隨著現代地質找礦偏向深部、邊遠部及國際化,我國在地質方麵研究,尤其是地質勘探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麵,對其分析研究更加深入了。我國的地質勘探是屬於非煤礦產業的,一方麵是其在工作過程中流動性很大,另一方麵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影響作業安全的相關因素紛繁複雜,導致地質勘探員麵臨工作環境、國家區域安全風險、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等安全風險。因此,加強對地質勘探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通過對地質勘探的內容介紹、安全問題、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麵進行分析探討,並提出相關改進措施,促進地質勘探行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地質勘探;安全生產;安全管理

現代地質在傳統地質工作基礎上延伸為環境地質、海洋地質、災害地質和經濟區(帶)地質等,工程環節含納了深部找礦、特大型礦床勘探、海外風險勘查等內容國際合作成為現代地質學研究的必然趨勢,。而在地勘工作中,其中的安全生產管理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地質勘探行業的基礎工作,其涉及的方麵比較廣泛,影響其正常工作的因素也非常多,一方麵是地質勘探的作業環境往往就是偏僻艱苦的地方,這些地方通常來說基礎設施落後、交通極為不便、通訊信號差,甚至帶有極端的自然因素,如傳染病(瘧疾、黃熱病等)、毒蟲;特別是海外礦業市場一方麵可能麵臨當地社會是否穩定、對華人的友好程度等諸多不可控的風險,另一方麵在勘查實施過程中,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而涉及的工作危險程度較高,使得地質勘探的工作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所以應當加強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管理,製定有效的管理製度,為地質勘探工作送去最大的安全保障。

1、地質勘探安全生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1安全意識不強

近年來,我國對地質勘探工作的安全管理已經加強重視,但是操作人員在思想意識上還有些麻痹,部分操作人員認為安全事故不會落在自己頭上,一些小違章不會造成什麼後果,而心存僥幸;還有一些人員在操作過程中,認為規範的操作程序繁複就投機取巧、偷工減料,或者因為重複性工作,對一些不安全行為習以為常,忽視安全重要性;新來人員因缺乏實際經驗,對崗位安全知識未引起重視,無安全概念;再加上地質勘探單位在工程作業時聘請民工進行相關操作,對他們的技術理論知識都沒有嚴格把關,隻是基於人力的需求而未全麵考慮民工的綜合素質要求,這部分人員的安全觀念淺薄,因而也不仔細研讀我國推行的安全生產的管理製度,對體製的深層含義並未把握清楚。上述種種安全意識不強導致野外實施作業的潛在風險加大。

1.2安全生產的監管體係不完善

地質勘探工程必須要有切實有效的機製保障,才能使整個工程運行順利。我國的地質勘探行業缺少機製嚴謹的安全監管體係,沒有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整個係統零散不到位,沒有專門的管理秩序,使得整個安全管理紊亂無序。一些安檢部門對所調查的單位監管不力,安檢人員綜合素質不達標,責任心不強,使得一些地質勘探單位秩序懶散、管理鬆懈、漏洞百出,這不僅是企業的隱患,更是社會的隱患,還是國家的隱患。

1.3工作性質導致潛在問題眾多

經濟的增長與礦產資源的需求是成正式,從而對地質勘探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地質勘探作業不再局限於固定範圍內的勘測,而是慢慢向各地發展,開始適應多種環境的地質勘探。然而環境的種類變多後,就會對勘探人員造成不小的影響。當勘測人員進入到以前不曾到過的環境後,還得先適應環境的特點,再開始熟悉當地的地形結構。很多勘測人員因為不習慣環境的改變而發生很多意外情況,這對地質勘探工作非常不利。隨著海外找礦熱的興起,走出國門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人員也日漸增多,但國外不穩定的局勢都會帶來政治風險與經濟風險,在社會中許多突發的不可預測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不完善的法律規範抑或是宗教信仰問題,不但如此,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與多變,使得方案的實施並不一帆風順,從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