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實驗室環境因素
實驗室的環境是食品檢驗的基礎,對於要求嚴格的食品檢驗過程而言,任何一點小小的環境變化都有可能會造成檢驗結果的失真。多數食品檢驗的環境要求是在一定範圍的溫度條件內。理化檢驗中,檢驗結果往往會受到環境溫度的直接影響。采用容量法分析時,要盡可能地把室溫控製在20攝氏度左右。溫度有可能會對液體的體積形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容量瓶取液體時,要保持在相同的溫度下進行取得與檢驗,並在最後的測量時也保持同樣的溫度。除了溫度外,光照、濕度、潔淨度以及氣味等都有可能會對食品的檢驗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操作人員在檢驗前,要按照檢驗標準對實驗室的環境進行檢查,確保不會對檢驗結果形成明顯影響。[5]
6、項目檢查
檢驗項目在食品的檢驗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關聯性。通過對過程中的項目檢查也可以對檢測的結果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檢測結果與相關的經驗數據出現明顯偏差,需要進行複檢。[6]桶裝水進行檢驗時,可以聞到明顯的異味,水中遊離的氯一定會超出國家標準。通過對一些食品的表麵顏色觀察也可以對結果進行定性判斷。項目檢查應用於整個食品檢驗的過程與結束。通過對各個項目的檢查,提高了食品安全的準確性。
7、結果表達
在對食品進行檢驗的過程中要做好相關的數據記錄工作。在對數據進行相關計算時,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執行。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數字最後一位是估計值,而其他的數值都是精確值。在進行近似計算時,為了提高效率,多個數間進行簡單運算時,要以各數中數字個數最少的為準,對其餘的各項進行舍入;多個數進行加減運算時,要以數位最少的為準;不可以在運算中進行連續修約,才能保證結果的一致。食品檢驗過程相對複雜,甚至會持續數天的時間,工作量較大,結果的表達將會成為最後一項工作。如果檢驗過程沒有問題,在檢驗結果的計算中出現問題,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浪費大量的勞動力進行複檢工作。
8、結語
食品安全近年來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大話題,已經成為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因素。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因為食物中毒而死亡,給食品安全的檢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檢驗不僅是對食品進行簡單的樣品檢驗,也是對社會和群眾健康負責的工作,需要操作人員不斷提高技能,嚴格按照檢驗程度,采用恰當的方法對食品進行檢驗,得出最為準確的結論。通過對多種因素的考慮,在食品檢驗過程中要對所有的因素進行核實,才能對食品得出最準確的判斷,讓群眾吃到放心的食品,推動我國食品安全事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