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十3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

不久前,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飄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聶海勝開門前先玩鑰匙

航天員聶海勝打開天宮一號的大門後,率先“遊”進了艙內。隨後航天員張曉光和王亞平依次以飄浮的姿態遊進天宮一號。時隔360天後,天宮一號迎來了第二批來自故鄉的訪客。接下來,3名航天員將開展為期十餘天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活動。

當天16時17分,在張曉光的協助下,聶海勝順利開啟天宮一號艙門。隨後,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3名航天員依次進入天宮一號。3名航天員站定後手挽著手,通過安裝在艙內的攝像機鏡頭,一起向地麵科研人員揮手致意,“全家福”的場景被記錄了下來。此時,北京飛行控製中心大廳內響起熱烈掌聲。

接到來自地麵“開啟艙門”的命令後,王亞平繼續留守在神十軌道艙內,指令長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率先進入對接通道,準備開啟天宮之門。

在開啟艙門前,張曉光手持攝像機拍攝下艙內準備工作。一切準備就緒後,聶海勝顯得非常放鬆,先玩起了鑰匙。這是太空環境帶給航天員獨特而奇妙的體驗。近30厘米長的金屬質感的鑰匙,讓他輕輕一扭飛速地轉起來。順時針轉完鑰匙。聶海勝意猶未盡,又反過來繼續轉。聶海勝一邊自己玩兒,還一邊笑著跟張曉光對話。

張曉光看到指令長把玩起鑰匙。自己也忍不住玩起手中的器物來。兩人看起來有說有笑,很是輕鬆。

王亞平進門碰到中國結

地麵科研人員完成對天宮一號艙內環境的檢查確認之後,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向航天員下達了進入天宮一號的指令。下午4點17分,指令長聶海勝在張曉光的協助下,打開天宮一號的艙門。米白色的“地麵”呈現在眼前。聶海勝像一條靈活的飛魚一般遊進了天宮一號。隨後他舉起右手麵對艙內攝像機揮手致意。之後,由於聶海勝試圖用手抓住地麵的把手。卻因速度太快而錯過,兩隻手像魚鰭一般空撥了兩下終於停下。

聶海勝站定後,先打開電話向地麵彙報情況。之後快速向張曉光招手。示意他趕緊進來參觀一下新家。張曉光遊進天宮的時候盡顯嫻熟,一口氣就遊到了聶海勝身邊。最後一個進來的便是女航天員王亞平,她麵帶笑容飄進艙內。為了穩住身體,她試圖用右手抓住艙壁,不料手卻抓住了艙壁上掛著的紅色中國結。由於王亞平的觸碰。中國結上紅色的穗子紛紛飄浮起來。仿佛在揚手歡迎3位航天員的造訪。

15天吃喝拉撒都咋辦

6月13日,神十3名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並將各種物資轉運其內。14日上午,3名航天員拆除了天宮一號原來鋪設的軟質地麵材料,更換上硬質地板和新的限位裝置。新地板將更有利於航天員在失重的條件下保持身體穩定。讓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舒適。據了解,去年神九航天員返回地麵後,反映走在硬地板上感覺更舒服,也更容易控製姿勢。於是。神十航天員就多了一項“換地板”任務,這也是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人工維修”。專家透露,未來空間站,航天員必須在軌完成組裝、維修等工作。天宮更換地板,不僅僅是檢驗新的地板材料、固定方式是否合適,為空間實驗室設計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它還對航天員下一步的訓練具有重要意義。

在太空食品方麵俄羅斯一直獨占鼇頭,就連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都請俄羅斯幫忙處理太空站的飲食供應。現在俄宇航員吃的幾乎同地麵上完全一樣:黑麵包、蜜餅、火腿、酸甜汁的豬肉、鵪鶉、波蘭梭魚、俄羅斯奶酪、鱘魚、蔬菜湯和紅菜湯、草莓、餅幹、巧克力、茶和咖啡。而韓國和日本則將韓國泡菜、日本料理帶上了太空。

在世界航天食品當中。我國的航天食品別具中國特色。去年神舟九號飛船通過“太空廚房”,讓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吃上了什錦炒飯、咖喱炒飯、冬筍火腿炒飯。隨著“太空廚房”的發展升級。未來我們的航天員也能享用到熱騰騰的米飯、正宗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並把真正的“中國”味道帶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