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趨豐富並呈多樣性發展,現代旅遊業作為一種文化生活得到快速發展,並被賦予了“文化經曆、文化體驗、文化傳播、文化欣賞”等更為豐富的內涵,滿足著人們多方麵自我發展的需求。在此大背景下,以“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物”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特色旅遊活動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迅速發展為遍及全國的一種休閑方式,遍地開花,辦得如火如荼。它的興起不僅迎合了“綠色旅遊”、“生態旅遊”的巨大潮流,也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毋庸置疑,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階段,人民群眾對農業休閑觀光旅遊的需求是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突破。農家樂這種新型農村旅遊形式是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融合、第一產業(農業)與第三產業(服務業)的融合、城市與鄉村的融合、農事與服務的融合、工作與生活的融合,順應了曆史潮流。

一是它統籌了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為城市與農村提供了相互交融的平台,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二是農家樂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找到了一條途徑,使農民直接獲利,是農村增收、農民致富的好項目,有利於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三是農家樂的發展有利於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農家樂以回歸自然、放鬆身心為目的,體現人與自然和諧;農家樂民俗風情生態旅遊是人們緩解壓力、放鬆心情的好途徑,讓人充分領略傳統農家生活的自然和諧之美,促進了人和自然的和諧。同時,農家樂旅遊使人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促進了旅遊者與農民之間、旅遊者與旅遊者之間、農民與農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四是對社會經濟有推動作用。農家樂旅遊推進了農村相關產業之間的和諧,延長遊客在旅遊區的遊樂時間,擴大旅遊地的知名度,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並且直接或間接地拉動了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手工藝品加工、旅遊用品和紀念品、商貿、運輸等產業,並與之協調發展,有利於拉動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城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多層次複合型的綜合旅遊目的地體係的建設,促進旅遊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五是對自然環境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農家樂旅遊使人們走進自然、認識自然,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相對而言消耗資源少,環境成本低,一般不會對資源和環境產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於改變通過大量消耗資源來支撐經濟增長的傳統方式,形成以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方式,保護當地珍貴的資源和生態環境。

然而,農家樂畢竟是新生事物,各地在農家樂創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這已引起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重視和關注。為此,在國家“農家書屋”工程的推動下,我們本著如何合理開發我國農業和民俗旅遊資源,規範和引導農家樂旅遊的經營管理,使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促進農家樂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農家樂旅遊含金量的原則來編寫本書,期望為農民朋友帶來係統的知識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