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雷恩:管理思想史專家
Chapter1
管理的基礎在於經濟地分配和利用人力及物力資源,以便實現組織目標。
——雷恩
丹尼爾·雷恩(DanielA.Wren),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管理思想史專家,生於1929年,1959年雷恩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執教於佛羅裏達州立大學,後來又擔任過美國南方管理協會主席與管理學院管理史研究部主任、伊利諾斯大學管理學教授並兼任俄克拉荷馬大學哈裏·巴斯企業史文獻收藏館館長。
雷恩在管理學的各個方麵都有涉獵,且成績斐然。在雷恩看來,管理史研究與教學,在建立完整的管理科學和繼承前輩管理思想方麵,都有不可忽視的意義。他尤其強調根據文化環境來研究管理思想,即不僅要知其然——了解管理思想的過去和現在,還要知其所以然——說明它為什麼是如此發展過來的。這裏所說的文化,包括了經濟、社會和政治等各個方麵的內容。雷恩對管理史的研究,為管理學科的係統性做出了巨大貢獻。
雷恩的主要著作有:《管理思想的演變》、《管理的原則——過程和行為》等。
《管理思想的演變》一書分為四個部分,始終都是按照時間順序敘述。這樣做,是為了證明管理的理論和實際都是發展演變的,同時也表明了人們和各種有關組織的設想是如何隨著經濟、社會和政治準則及政治體製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在書中,雷恩對有重大貢獻的管理學者的活動背景、思想和影響加以研究,以此來說明管理思想從最早的非正規時代起,一直到當代的發展演變過程。雷恩認為,早期的管理學研究更注重於對生產工藝、流程管理的研究,現在轉向為重視研究企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對管理思想演變的研究,可以有助於了解管理文化的發展,以便更好地根據管理文化,製定出一些符合人們行為關係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基於此,雷恩把管理思想的演變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管理思想時代、科學管理時代、社會人的時代和當前時代。
一、管理思想時代
關於管理的起源,雷恩認為,人們具有經濟、社會和政治各方麵的需求,這些需求必須通過有組織的努力才能得以滿足,各種組織都是作為實現人們目的的手段而產生的。組織必須加以管理,因此,管理是一種有組織地實現目標的活動,它發揮某些職能,以便有效地獲取、分配和利用人們的努力和物質資源,來實現某個特定的目標。
雷恩先簡單地考察了工業化之前的管理,然後較詳細地分別敘述了英、法兩國及美國的早期管理。工業革命使工廠製度得以建立,同時出現了一些以前沒有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如何有效地使技術、材料、組織職能和生產過程相結合的問題;其次是勞動力方麵的問題,有些工人不適應工廠製度,對此大多數工廠都采取了“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羅伯特·歐文在這方麵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他認識到了關心工人利益、建立勞資合作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在激勵工人時不僅要使用金錢,還要考慮工人的社會需要。
美國早期管理思想的發展和鐵路密切相關,鐵路運輸發展中出現的大量常規性問題,迫使鐵路管理者製定一整套製度,以保證鐵路的正常運輸。在這方麵,麥克勒姆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提出了適當劃分職責,授予充分權力,對一切錯誤迅速報告和糾正以及懲罰失誤者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