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會計監管問題的研究(2 / 2)

(四)社會會計監管薄弱

現今在國內對企業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管除了政府監管與企業內部監管外,還有社會的監管;但是這一方麵的監管也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監管力量較為薄弱。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社會監管乏力,注冊會計師是社會監管的核心力量,彌補了政府監管的缺陷,但其非政府的會計監管機構,無行政處罰權力,隻能起到間接監管的作用。另外,由於注冊會計師的水平和素質不夠高也削弱了社會監管的力度。

三、 完善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會計監管的對策

(一)加強國家會計監管力度

加強國家的會計監管力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構建與完善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的會計審計監督製度。國家的審計機關是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來行使審計監督的,無論是行政機關、社會團體還是個人都無法幹涉,它具有獨立性強的特點。明確國家審計機關對國有資產管理的會計監管的職責,是國家會計監督得以全麵而有效履行並予以保證的重要的手段。把國有資產最終所有者賦予國家審計的監督職責,是符合國家審計以國家監督的形式履行所有者的監督權。所以,為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建立與完善國家審計監督製度是根本;而設立專職的企業會計監管機構,明確各項監管的職責是有效的方法。

(二)有效發揮社會監管的職能

社會中介監督是一種典型的外部監督方式,指的是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主的社會中介組織依照相關的法律對按照規定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法進行審驗查證,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會計資料等做出客觀、公允的評價的一種監督形式。社會中介監督由於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客觀性而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得到社會和法律的認可。另外,國有企業監事會與國家的審計機關、稅務機關等部門也能使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結果,這使得社會監督更具有獨特的價值。因此,針對社會監管現存在問題,要想有效發揮社會的監管職能與價值,首先要做的注重注冊會計師隊伍的建設,全方位地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和水平,然後再通過法律法規能形式提高社會中介監督的地位和效力。

(三)完善企業內部監管體係

1、增強企業內部控製

企業內部會計監管的良好基礎是完整有效的企業內部控製,它對企業內部會計監管的效果與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有效的內部控製機製是以公司的治理為前提的,公司治理結構能為內部控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控製環境。所以,具有國有資產的企業首先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對公司治理結構要切實完善好;另外還要充分發揮法律賦予各機構尤其是監事會、獨立董事的職責,做好權力製衡工作,防範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有效增強企業內部監督機製。

2、健全與嚴格執行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管製度

在總結過去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會計監管出現的問題,說明建立與完善我國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管製度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另外,對於已經建立起來的製度,要加大執行的力度,完善相關的獎懲製度,對於違法的會計現象一定要給予重視與嚴懲。

綜上所述,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管存在著一些不足,為了國家與人民的整體利益不受到損害與社會主義經濟的進一步健康的發展,相關的工作者要一起努力,重視這項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加大對這項工作的研究注意力,這對企業和國家的發展都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雲馨.探討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會計監管問題[J].時代金融,2012,(03): 3

[2]李慶華.淺析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會計監管模式[J].財經界,2010,(03):187

[3]王小卿.當前我國企業會計的監管現狀及完善對策[J].改革與開發,201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