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學”理論泛濫的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仰視成功,而忽略最常見的失敗和錯誤。所謂的“成功”已被大師們打扮成夢裏天使,而失敗、錯誤則被看作魔鬼,人人避之不及。
事實上,成功是不可複製的。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有各自的成功方法和技巧,由於各自擁有的條件不同,成功的模式往往是無法複製的。
特別是企業,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生存環境、自身擁有的資源和能力在不斷變化著,就如同一個人在生長期間,可能會因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身體上的不適或疾病。原本健康、充滿活力的企業可能會因大大小小的錯誤,陷入困境。
其實,與成功不可複製一樣,失敗和錯誤的種類也是千差萬別,都有各自的偶然性。但是從抽象意義上講,它們又具有共同點。解讀出這種共同點,你一定會受益無窮。
美國矽穀的神話我們已聽得夠多。美國的矽穀是世界上第一個高新技術園區,創建已有近50年的曆史,但至今仍然生機勃勃,長盛不衰。在矽穀,每周有十多家新企業誕生,平均每5天就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掛牌上市。矽穀的失業率僅為3.1%,而出口卻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工資增長率為美國工資平均增長率的5倍。因此,它被譽為美國經濟發展的頂峰和商業界的典範。然而創造這個神話的卻是“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矽穀精神。矽穀是不懲罰失敗的,失敗的人反而更有機會受到重用。這裏的人更懂得“失敗是花,成功是果”的道理。他們深諳:相對於眩目的成功光環,失敗和錯誤更容易讓人冷靜深沉、厚積薄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裏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犯錯誤的人是如何對待錯誤的。
職業經理人以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作為職業,他們的成功靠的是人力資本而非貨幣資本。他們就像車輛的駕駛員,駕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們成功與否的標誌。經理人的職業性決定了他們對包容錯誤和失敗的環境的渴望。然而,事實上我們常常發現,經理人自身在對失敗和錯誤的理解上往往存在偏頗。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對於從事具體管理工作的經理人來說,錯誤同樣在所難免。但讓人疑惑的是,他們中許多人總在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實際上,他們之所以在同一個地方不斷犯錯,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具備成功的管理者的方法、行為和習慣,而是因為他們總在忽略問題的存在,認為它們是無足輕重的。然而,在企業管理的舞台上,許多小錯誤往往觸及企業的核心問題。“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管理中潛伏的錯誤,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任其拖延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哲學家說“一沙一世界”,它告訴我們從一個小的事物中可以發現真理。企業管理也是如此,對於小問題的處理方式,折射出管理者的水準。其實,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使錯誤得以消除,就完全取決於管理者是否掌握好管理這門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