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老木匠的最後作品(1 / 1)

有個技藝精湛的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他這樣一個好工匠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

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了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把它送給你作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幹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裏,而自己一輩子出的都是精品,隻有這一件例外!

可以看出,這位老木匠一輩子兢兢業業,技術精湛,可是在關鍵時候,他精力不集中了,不用心了,不認真了,不負責了。他不但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也讓全家走進了自己漫不經心“建造”的生活。

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德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想找一份工作,他應聘到一家飯館,老板指定他的工作,那就是洗盤子和碗,在工作之前,老板再三告訴他一定要把每個盤子洗八遍。剛開始,這位留學生按老板的規定洗八遍,後來,他便一想,八遍實在太多了,完全是一種體力的消耗和資源的浪費,不如洗五遍算了。剛開始沒有誰發現,他為自己的取巧換來的輕鬆而暗自得意。不巧這件事被老板發現了,於是便把他給開除了。就是由於這件事,留學生去哪家公司找工作都被拒絕了,因為在這位留學生的工作冊上,記載了他的缺陷,在當地他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這位留學生因他的不認真,不負責,失掉了信譽。我們周遍很多人也一樣,工作缺少認真之心,缺少責任之心,做事漫不經心,“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裏而後悔莫及,事後隻能一句“唉!早知如此,當初認真點就好了!”來掩飾自己的懊惱。

有人認為,在工作中偶爾不專心,不認真,不負責,關係不大,看人不能隻看一時一事,殊不知,正是這一時一事,造成了難以彌補的錯誤,而我們的當事人,不得不為這個過失買單。要知道,我們的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幸福是自己創造的,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漫不經心創造的生活隻能困住我們,負責任的態度、積極的行動能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

是的,我們創造生活,生活創造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