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黑牛村的故事(2 / 2)

“黑牛村,沒了黑牛,還叫什麼黑牛村……”

其實阿牛的父母早已不想再養這些既無用又費事的黑牛了,但無奈惹不起老爺子,也就湊合著養了兩頭,由於經常吃不到上等的飼料,兩頭黑牛瘦得皮包骨頭。

黑牛除了耕地好用外,它的肉其實也很鮮美,結合了犛牛的堅韌和本地土牛的酥嫩,但吃過的人很少,隻有為數不多的老一輩的人吃過。

聽阿牛的爺爺說,這其中還有一個傳說。

抗日戰爭爆發後,鬼子進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最後甚至連用於耕種的黑牛也不放過。

正是饑荒之年,村民們看見鬼子宰了黑牛燉著吃,也紛紛效仿。在此之前,黑牛被喻為神靈,是不能吃的。但鬼子可不管你什麼神不神的,在他們眼裏,那不過是一頭黑顏色的牛,是牛就一定可以吃。

安然坐班車顛簸了將近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終於到了黑牛村。

剛一進村口,就有很多村民前來圍觀。

“這不是上次阿牛送走了的俊媳婦嗎,怎麼又回來了……”村民們議論著。

“阿牛這小子竟說瞎話,還哄大家說不是她媳婦……”當地村裏的人習慣把小夥子未過門的媳婦也稱作媳婦,圖個吉祥好運。

……

當安然走到阿牛家門前時,已有人扯著嗓子朝阿牛家的院子裏大喊:

“阿牛媽,快出來啊,你家媳婦來了……”

在眾人的起哄聲中,阿牛媽跨著大步從大門口跑了出來。

“安然……是你啊,要來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啊……”阿牛媽見安然來了拉著安然的手笑得眼睛都沒了。

“我就說麼,昨晚我就夢見一隻鳳凰繞著咱家飛,早晨又聽見喜鵲叫個不停,果不然來了貴人,喜事啊!”阿牛的奶奶也不消停,踩著三寸金蓮滿院子逢人便說。

阿牛媽把安然邀進客房,就忙著收拾吃的去了,剩下阿牛奶奶在一旁陪她。

“走,看什麼看啊,都回去下地幹活去……“阿牛的爺爺用拐杖趕走了院子裏圍觀起哄的鄉親,那會還很喧鬧的院子瞬間變得安靜了許多。

“奶奶,阿牛呢?”安然半天沒見阿牛出現不禁感覺有點奇怪。

“阿牛啊,他上次送走你就再沒回來,打電話說在城裏打工呢……”

“喔……打什麼工有沒有說啊?”安然說出這句話後突然後悔了,按農村的規矩,女孩子要矜持才對,問得太多不好。

“聽說是在工地上砌磚,阿牛磚活做得可好了,村裏誰家蓋房子都搶著要俺家阿牛去幫忙呢……”阿牛奶奶得意地說著,看得出,阿牛在她老人眼裏是個很能幹的好孩子。

……

不一會兒,阿牛媽就端著一盤子吃的進來了。盤子裏放了四個大小不一的碟子,每個碟子裏都盛有不同的菜,有豬頭燉粉條,香芹炒肉絲,紅燒土豆片,涼拌黃瓜,都是安然從小就喜歡吃的農家菜。

“也沒有什麼好吃的,幾個家常菜將就著吃……多吃點啊,安然。”阿牛媽一邊說著一邊夾了一塊瘦肉放到安然的碗裏。

“謝謝嬸,你們也吃……”

吃完飯後,天色已晚。

阿牛媽去收拾廚房,阿牛奶奶去給黑牛添草,安然索性一個人出去院子裏走走。

鄉村的夜晚好寧靜,安然45度抬頭仰望星空,正好看到雄踞北方的北鬥七星,突然想起傑倫的歌: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背著背默默許下心願……”

安然喜歡的歌大多都配有非常優美的詞。

倘若曲是一首歌的靈魂,那麼詞就是附在靈魂之外的血肉,好聽的旋律,離不開二者的完美結合。

周傑倫的曲,配上方文山的詞,美得恰到好處,不張揚,但也不低俗。

“安然,過來……爺爺跟你說說話……”正當安然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無法自拔的時候,被阿牛爺爺的叫聲打斷了。

安然循著阿牛爺爺的聲音走去,看見阿牛爺爺坐在路燈下,旁邊已經為她準備好了墊了海綿的竹椅。

“安然,你是學文科的嗎,曆史學得好嗎……爺爺給你講講一些抗美援朝的故事吧……”

“好啊,好啊……爺爺,你抗美援朝過啊,好厲害!”

安然一聽阿牛爺爺要給她講曆史故事,不禁高興地手舞足蹈。她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曆史,一本上下五千年被她翻了好幾遍。

“要說起抗美援朝,就得從爺爺當兵說起,故事很長,你可要做好長期收聽的準備啊……”安然沒想到阿牛爺爺說話還挺風趣幽默,竟然剛開頭就對她開起了玩笑。

“……我十五歲從軍,十八歲入黨,大半輩子都在中國與朝鮮的地圖上爬來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