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老漢已經開了一個先例,下邊的人蜂擁而至,都要求效法老漢的做法。結巴很無奈地接受了眾人的請求。刹那間,車內亂作一團:收錢,切虎鞭,......生怕自己搶購不到發生爭吵,加上李國強在一邊的歎息聲。一場罕見的商品搶購風在車內刮起,很為壯觀。
結巴的傻相盡向顯露:300元也切,200元也切,100元也切一點。一條國寶級的虎鞭被刮下去將近一半,預計最多賣出5000元。旁邊心疼壞了藥品采購經理李國強。
搶購風接近尾聲,旁邊還站著一個中年婦女。她翻遍了所有口袋,僅有20元錢。實在太少了,所以不管她怎樣哀求,結巴就是不給她切虎鞭。她急得幾乎是以哭相訴:老娘臥病在床,駕鶴在須臾之間。弟弟遠在天涯,老娘盼望能見上弟弟最後一麵......理由充足且感人。最後掏出了心愛的手機連同20元錢交給了結巴,終於換回了一點神奇的虎鞭。隨後又有幾個手機硬塞到結巴的手裏,結巴都回報了一點兒虎鞭。
孔懷誌被眼前的搶購風刮暈了,再也沉不住氣。掏出了300元,以最後一個顧客的身份,加入到了搶購的隊伍裏。
事已至此,身為藥品采購經理的李國強再也壓不住心裏的滿腔怒火,決不能讓結巴再繼續糟蹋國寶。再次竄到結巴麵前對其進行製止。“小夥子,你真不能再這樣憨下去了。餘下的我全包了,我給你一萬。這是我的身份證和工作證,還有1000塊錢,手機,全部抵押給你,虎鞭你先拿著。等我把錢全部給你後你再給我,這總行吧?”他是一邊說一邊把說的東西當眾放回到公文包裏,然後往結巴懷裏塞公文包。這時候,老漢發話了:“娃子,不要把他當好人,出門在外千萬要小心啊。我要到家了,你要是信得過大伯,就聽我的話現在就下車回家去,先給你爹治病。過兩天你再去北陽找親戚賣虎鞭。你看行不行?”“大伯,我、我、我聽、聽你的”結巴感激地說。推回了鴨舌帽塞過來的公文包。兩人要求下車,李國強仍不死心,死皮踹臉地也跟了下去。
大巴又繼續開動了。透過車窗玻璃,孔懷誌還能清楚地看到三個人仍在公路旁邊爭吵。小結巴那裝滿人民幣和手機的小布兜在他的腰間不停的晃動著。
5分鍾後,車在黃集鎮停靠,又有四、五個乘客下車。其中有:近視鏡、黃頭發......
車內稍微平靜了一小會兒。孔懷誌旁邊兩個人很小聲音的談話讓他吃了一驚。“你看,還是我們倆前天見的那幾個人。”“就是,一個也不少。”“今天上當的人真不少。”“如果這幾個人到咱們家門口的話,就敢報案了。在這兒不行,人生地不熟的。那一個黃頭發腰裏還有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麼多一幫人,誰敢惹他們。再說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真是天上下雨地下流,世間眼子不斷頭,大的騙怕了,小的長大了。哼哼。”。。。。。。盡管兩個人的談話聲音很小,但是懷誌離得最近,聽得真真切切。方才明白自己被騙了,可是現在有什麼方法補救呢?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想想剛才發生的事情,節湊太快了,實在不能令人細細去想。最可恨的是那一個老漢。也怨自己和老漢多說了幾句話。當老漢把紙包揣到懷裏後,自己問他:“大伯,你以前見過虎鞭嗎?這是真的嗎?”老漢不假思索的就回答:“我見過,這肯定是真的。”“虎鞭能治哮喘嗎?”“能,可見效了,我爹想當年是哮喘病,就是用了一點虎鞭做藥引治好的,今年九十多了,身體可硬朗了。”“真的嗎?”“我真大歲數還會說瞎話?信不信由你。”老漢不再搭理自己。正是聽了老漢的幾句話才堅定了自己往外掏出300元的決心。也是自己有急於治好母親頑疾的心理做前因,才有這上當受騙的後果。騙子正是利用了自己的孝心和輕信才達到了行騙目的。當然,後者是最主要的。
失去300元懷誌是心痛的,但自己的坎坷人生則是永遠抹不去的傷心。
孔懷誌出生在一個比較貧窮的農民家裏,兄妹五人中他是老大。這是一個貧窮的家庭,母親在生小妹時,得了一個哮喘的月子病,更為不幸的是母親後來又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下造成了終身癱瘓。但這也是一個和睦溫暖的家庭。父親靠自己的勤勞供養著懷誌兄妹四人在校就讀。懷誌從小學到高中,成績都是非常優異,深受師生愛戴。他對自己的前途充滿著無限的向往和憧憬。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場天災,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1990年夏,懷誌的父親突發暴病撒手人寰。埋葬了父親後的第七天,懷誌收到了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望著印著大紅‘喜’字的紙片,他悲喜交加:11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可是眼前的家境能允許自己踏入大學的大門嗎?母親肝腸欲斷臥病在床,二弟最大也不過才14歲,小妹剛剛5歲。除去自己外誰還能擔當起一個六口之家的生活重擔?思前想後他痛苦的做出了犧牲自己前途拯救全家的決定。對此,病床上的母親隻能淚流滿麵地哭著:“娃子啊,太委屈你了。”
由於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懷誌不能像其他的年輕人一樣出外闖蕩。除去耕作7畝責任田外,他長期在一個建築隊工作。因為年輕又肯賣力氣,再加上為人比較隨和,很快他就成了建築隊裏的頂梁柱。更令人們尊敬的是再苦再累,他都堅持不讓一個弟妹輟學。他把自己未能實現的人生理想全部寄托到幾個弟妹的身上。他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可喜的回報。二弟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在望。三妹也是西南政法大學一年級的學生。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1998年的秋天。17歲高中畢業後的孔懷誌已經是25歲的大小夥子了,在農村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盡管家境比較貧寒,可是懷誌在鄉鄰們中間的口碑太好了,願意嫁的姑娘有的是,隻不過都被懷誌婉言謝絕。懷誌有自己的打算,他想等到二弟畢業參加工作後再考慮自己的婚事。一天,懷誌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遭車禍躺在血泊中的時玉梅,當時肇事車輛已經逃逸。他攔住了一輛過往的出租車把玉梅送到了縣醫院。由於救治及時,玉梅安然無恙。說也湊巧玉梅家住時家莊,和孔家莊僅一村之隔。玉梅出院後經常到懷誌家走動。每次來都為懷誌娘帶來水果牛奶一類的食品,把家裏的家務活凡能做的全部做完。麵對這個一米七零和藹可親的姑娘,懷誌娘打心眼裏喜歡。說到玉梅的家境,和懷誌家相差懸殊太大了:玉梅是長女,今年27歲,隻有一個比玉梅小10歲的弟弟在高中念書。玉梅的父親在北陽市公安局工作。由於種種原因,玉梅的婚事終未玉成,家裏有一個27歲的待嫁大姑娘倒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現在難得玉梅傾心於懷誌,雖然家境貧寒一點,但難得一個人品極佳的女婿。所以就滿口答應下了兩個年輕人的婚事。
從玉梅出車禍算起,不到一個月時間玉梅和懷誌就閃電般地結婚了。玉梅家不但不要懷誌家一分錢的彩禮,還陪送了令人眼饞的嫁裝。在外人的眼裏,懷誌真是撿了一個大便宜。更令人讚歎的是婚後不久,幾乎是玉梅家拿出全部資金為懷誌家翻建了新房。懷誌全家對玉梅深懷感激,敬至如賓。懷誌更是對她言聽計從,所有經濟大權都有玉梅掌管,婚後生活還算幸福美滿。一年後,一對龍鳳兒女哇哇墜地,甚使全家人高興一大陣子。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兩個小生命的降生,玉梅的脾氣見長。起初不過是身子懶一點,說話嗓門高一點,做事武斷一點......這道沒有什麼,全家人本來就是把她當活菩薩敬著。後來發展到她看誰都不順眼,每每都高聲大調,把“老子瞎眼了,鑽到這個窮窩裏,啥時候是個頭”當作口頭禪,天天都要念幾遍。隻要家裏來一個人,她都要當麵把家裏一些雞子尿濕柴的事情翻騰出來述說一遍,一直到客人數落懷誌幾句,再把她的豐功偉績讚揚一番才能罷休。天長日久,鄰居們對她的老聲常談也有一些厭倦,不等她說完就敷衍著:“就是,這是他們的不對,這個家多虧了你,要不是.....”每當聽到這些話,她的臉上就會流露出滿意的笑容。有一天晚上,懷誌在朋友家多喝了一點兒酒,她又對懷誌進行感恩教育。懷誌仗著酒力回奉了一句:“我家窮當初你也不是不知道,誰叫你纏著我?”她想不到平時一貫逆來順受的懷誌能說出這句話,真是顏麵掃地。於是就破口大罵:“你媽那的X,肯定是你和那個鱉瞎子老頭合著夥飆老子。老子不和你過了。”懷誌也是在氣頭上回了一句:“不過你就走,誰稀罕?”後來爭吵越來越激烈,玉梅冷不防扔過來一個茶杯,砸在懷誌的後腦勺上。懷誌忍無可忍打了玉梅一耳光。於是戰爭升級,玉梅拿起了菜刀,多虧有鄰居趕來勸架,奪回了玉梅手中的菜刀。要不,也許真要發生流血事件。當天晚上,玉梅不顧全家人的苦苦哀求和眾多鄰居們的解勸,扔下兩個半歲大的孩子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