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這尼瑪是新秀?(2 / 2)

次輪,馬刺遇見了老對手,猶他爵士,彼時的爵士隊已經老得不成樣子,傑夫-霍納塞克已經35歲了,此時的他已經是巔峰期最後的尾巴尖了,常規賽場均14.2分表現尚可,約翰-斯托克頓36歲,他的下滑比較厲害,常規賽場均12.0分,場均8.5次助攻,十一年第一次沒有保持住10+的助攻次數,爵士三叉戟中最牛逼的當屬卡爾-馬龍,他當年已經足足35歲了,常規賽場均還能轟下27.0分10.3個籃板球,此前的馬龍在季後賽見羅賓遜一次揍一次,這次羅賓遜叫來了夥計鄧肯,結果又會如何?

季後賽首場比賽,鄧肯就在“前NBA第一大前鋒”卡爾馬龍的腦袋上轟下33分10個籃板球和4次封蓋,讓馬龍顏麵全無,而馬龍則是25分8個籃板球,大衛羅賓遜看見馬龍依舊腿軟,17投僅僅5中拿下16分16個籃板球和4次封蓋,最終馬刺以82:83憾負爵士,馬刺主要輸在失誤上,全場16次失誤整整是爵士隊的一倍,雖然籃板占優但還是無奈吞下苦果,首場比賽反映了兩支球隊目前所處的困境,馬刺的雙塔威力強大,但是外線因為埃利奧特的報銷,沒有人能夠在關鍵比賽中站出來,本場比賽馬刺的三分球是5投1中,投的少,進的也少,而爵士的主要問題就是年齡斷層太大,爵士三叉戟都太老了,傑裏-斯隆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在比賽中為三叉戟爭取到休息時間,這就說明了他們替補球員的發揮對於係列賽的走勢而言非常重要,例如本場比賽,替補中站出來的球員是布萊恩-拉塞爾,他常規賽出場在26分鍾左右,本場比賽出戰了整整37分鍾,7投4中拿下9分3個籃板球。

第二場比賽馬刺106:109再敗一場,鄧肯26分5籃板,大衛羅賓遜21分14個籃板球,艾弗裏-約翰遜14投10中轟下21分,但是助攻隻有3次,爵士隊則是替補大爆發,馬龍拿下22分12個籃板球6次助攻,霍納塞克拿下21分7助攻,斯托克頓18分12次助攻,上一場發揮不錯的布萊恩-拉塞爾本場比賽再有貢獻,他拿下16分6籃板,安托萬-凱爾,這個人你還記得吧,當年是國王球星後來到馬刺隊之後甘心給羅賓遜打替補的凱爾,馬刺隊在得到羅德曼的時候,凱爾就逐步淪為了邊緣球員,最終迫使凱爾遠走猶他,成為爵士隊替補的火力點,本場比賽馬刺隊就輸在凱爾身上,後者上場26分鍾11投7中拿下15分,還有3個籃板球兩個進攻籃板,凱爾一邊吊打馬刺,一邊罵,

讓你TM當年不對我好點,揍死你!

第三場比賽回到主場的馬刺隊祭出了強大的防守功力,全場比賽僅僅讓爵士得到64分,其中第三節整節隻得到9分,全隊隻有馬龍21投6中拿下18分,其他人無人得分上雙,而馬刺隊羅賓遜取下21分9個籃板球和7次封蓋,在馬龍麵前終於硬起了一把,鄧肯拿下10分10個籃板球。

第四場比賽,馬龍再度暴揍羅賓遜,前者28投17中轟下34分12個籃板球,羅賓遜隻有13投5中拿下15分11個籃板球和4封蓋,鄧肯取下了22分6個籃板球,最終比賽的結果是馬刺隊73:82再敗一局,大比分已經1:3落後了。

第四場比賽爵士沒有再給馬刺隊任何機會,87:77淘汰馬刺,羅賓遜16投僅僅5中拿下21分,鄧肯取下14分11個籃板球,而爵士隊則是四人得分上雙,得分最高的是馬龍24分13個籃板球3助攻2次封蓋。

五場比賽,馬龍場均24.5分10.0個籃板球,投籃命中率是42.2%,鄧肯場均21.0分8.4個籃板球投籃命中率是49.4%,而大衛羅賓遜則是場均18.8分,12.6個籃板球,投籃命中率隻有39.5%……

1998-1999賽季,馬刺隊用一份3年價值600萬美元的合同簽下了了前公牛的神射手,現在在聯盟裏混的風生水起的史蒂夫科爾,說起來也是唏噓,科爾職業生涯前9年一共掙了700萬美元左右,這一下給了科爾3年600萬,科爾心裏美的都開花了……

2年360萬簽下前火箭球員馬裏奧-艾利,一年27萬美元的小底薪簽下替補後衛賈倫-傑克遜,從黃蜂隊換來二年級新秀馬利克-羅斯,從灰熊搞來同樣是二年級的後衛安東尼奧-丹尼爾斯,這幾名球員都在本賽季的馬刺隊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新賽季的馬刺猶如一柄重力火炮,在聯盟裏掀起了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