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到聖地亞哥的勇敢者隊是第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由於球隊內沒有球星挑起大梁,球隊的球市甚至還不如UCLA,球隊在聖地亞哥的這六隊裏,唯一的亮點就是球隊以7年700萬美元簽下了前開拓者巨星比爾-沃頓,但是此時的沃頓已經不複當年之勇,技術還在但是身體已經是傷痕累累了,四個賽季裏,沃頓的出勤率不足整個賽季的一半,場均得分也僅僅是12分左右。
1982年,商人唐-斯特林從剛剛在地產中掙的2000萬美元全部拿了出來,買下了這支球隊,1984年,球隊遷址洛杉磯,並且改名為洛杉磯快船隊,球隊後來的發展,證明了斯特林的眼光是有多麼的拙劣。
快船遷址洛杉磯之後的第一筆交易,就是把密爾沃基雄鹿隊的,唐-尼爾森的愛徒馬奎斯-約翰遜交易了過來,健康時候的約翰遜是一名數據常年都維持在20+6+5的明星球員,他開創了“組織前鋒”的先河,但是問題是來到洛杉磯之後的約翰遜一身傷病,第二年的一場大傷則直接斷送了他的職業生涯,第三年便草草退役。
而換約翰遜的籌碼呢?其一是1982年的榜眼秀特裏-卡明斯,當年的最佳新秀,兩屆全明星,三個賽季的場均得分領先雄鹿全隊隊員,前十一個賽季都能保持在場均20分的水準。其二是1990年,1991年,1992年連續三屆全明星三分球大賽的冠軍克雷格-霍奇斯,10年的職業生涯三分球命中率常年維持在四成以上。交換約翰遜的籌碼除了卡明斯和霍奇斯之外,還有裏基-皮爾斯,當年他是1982年的首輪第十八號新秀,皮爾斯在NBA一共打了15個賽季,場均能夠得到15分,參加過一屆全明星,獲得過兩屆最佳第六人獎項。
往後的這幾年的時間對於快船隊來說,是無比混亂的階段,成為了聯盟裏成功球隊最好的反麵教材,球隊大規模傷病,球員對於比賽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球場上根本就沒什麼戰術可言,管理層昏招不斷,選來的優秀球員又不能加以利用,球隊戰績常年墊底。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了1991-1992賽季,老帥拉裏-布朗坐鎮帳中,成為了這支極度混亂的球隊的主教練,在拉裏-布朗的調教下,配合丹尼-曼寧,羅恩-哈勃,道格-裏弗斯等等一些優秀的球員,效果立竿見影,戰績由去年的30勝飆升到今年的45勝,並且殺進了季後賽,首輪被擁有卡爾-馬龍和約翰-斯托克頓的猶他爵士4:1輕鬆擊敗。曼寧初具一流內線的品質,季後賽場均能夠拿下22.6分,投籃命中率高達56.8%!
下個賽季快船的陣容更進一步,球隊核心曼寧和哈勃更加成熟,球隊更得到了NBA曆史總助攻次數排名第二的馬克-傑克遜的加盟,但是內線的進攻箭頭查爾斯-史密斯選擇加盟尼克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球隊的戰績,最終快船隊以41勝41負的戰績第一次超越了同城對手洛杉磯湖人隊,他們闖入了季後賽,雖然首輪仍然被火箭隊送回了老家,但是今年的他們卻不像去年那樣不堪一擊,快船整整堅持了五場,比賽的結果直到最後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分鍾才決出勝負。
雖然球隊沒有突破曆史,但是確實是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的,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球隊老板斯特林再次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他炒掉了功勳老帥拉裏-布朗,交易了發揮出色的丹尼-曼寧,從老鷹換過來“人類電影精華”的多梅尼克-威爾金斯,捎帶一個第二年的首輪選秀權,然後又放任哈勃簽約芝加哥公牛。